长沙晚报2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没想到三个月前刚刚表露的心声,这么快就变成现实!”看着宽敞明亮、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七里庙社区“邻长”杨中华脸上洋溢着笑容。
2月21日,雨花区东塘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藏书于民”图书馆揭牌开馆,成为全省首个湖南图书馆与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共建的“藏书于民”活动阵地。与此同时,该街道七里庙社区“温暖里”治理服务中心揭牌启用。
居民诉求迅速落地
去年11月,在东塘街道第一届居民议事会会前征集意见期间,王晓科作为省人大代表深入七里庙社区,面对面倾听了杨中华关于“增加社区文化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建议后,立即行动,积极牵线湖南图书馆与东塘街道。今年1月,东塘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向湖南图书馆提交申请,经多轮实地考察与沟通,双方签订了“馆站共建”合作协议。目前,湖南图书馆已为藏书点调拨1万册纸质图书并将定期更换,还赠送了一批电子图书及电子阅览设备,将浓浓书香送进社区。
此外,湖南图书馆与七里庙社区合作打造“温暖里” 湘图百姓课堂,计划全年开设心理健康、国画亲子、品茶闻香等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我们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把藏书点打造成集学习、活动、志愿服务为一体的文化空间,让优质文化资源走进群众身边。”湖南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东塘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推行“人大代表+邻长”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塘街道秉持“精准对接代表,精心开展活动,精细服务群众”理念,把人大代表活动融入基层治理中,首创“人大代表+邻长”协同治理机制,驻区53名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联系5名邻长,建立了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民生保障3个专业代表小组,依据每位代表职业优势初步编入对应专业小组,代表进站与邻长沟通,通过265名邻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搭建平台,解决问题,真正变“民声”为“民生”。
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湖南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若干规定》背后,就凝聚着七里庙社区内的人大代表和社区邻长的心血。去年9月,省人大财经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等部门负责人深入七里庙社区开展专题调研。驻站人大代表和社区邻长们结合平时收集到的“民声”,结合自己的调研和思考,积极发表意见,助力该《规定》于2024年11月正式出台,为人大立法提供基层探索经验。
“三邻聚力” 创新基层治理
当日揭牌启用的七里庙社区“温暖里”治理服务中心,是全市首个集民主议事、志愿服务和文化活动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治理服务中心,致力于为辖区党员群众打造共享空间与幸福家园。
为推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东塘街道将街道枢纽型志愿服务北中心设在七里庙社区,邀请“中国好人”陈旭及其团队入驻,发挥枢纽作用,健全志愿服务 “动员、供给、队伍、阵地、文化、保障”6大体系,重点督导北片区5个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通过汇聚各方力量,壮大志愿者队伍,精准对接供需,开展组团服务,巩固 “公益集市”“微孝扶老”等特色项目,让“温暖里”成为“人人参与、人人乐享”的温馨家园。
近年来,东塘街道深化“东塘·邻聚力”党建品牌,在七里庙社区推行“三邻聚力”模式。搭建约“邻”平台,推动区域共治。依托“代表 + 邻长”机制,14名省、市、区人大代表结对社区邻长,经专题调研、跟踪督办,解决易涝点管网改造等问题,制定酒店联盟公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凝聚惠“邻”资源,实现空间共享。针对“一老一小”及新就业群体需求,提质改造5个老旧小区,盘活闲置资源建老年活动中心,利用边角地打造城市“绿肺”公园,与省图书馆共建社区图书馆,获评全省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暖“邻”枢纽,实现服务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