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家基金企业入驻,湘江基金小镇何以跻身全国第四?|金“荣”观

相链区块链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荣佳

3月13日,清晨的春风拂过湘江西岸,伴随着声声悠长的汽笛声,仿佛一曲声音激昂的春日交响乐,湘江基金小镇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位于湖南金融中心的湘江基金小镇,从高空俯瞰,形似船舶,像一条停泊在湘江之滨的金融“航母”。历经八年发展,累计吸引960家基金企业入驻,基金注册认缴规模突破4300亿元,累计缴纳税收51.5亿元,跻身全国基金小镇第四,成为驱动湘江新区产业发展的“金融引擎”,也凭借亩均税收3.3万元的超高价值,成为培育“金芙蓉”的新苗圃。

如今,湘江基金小镇二期项目从图纸走进现实,这块崛起于湘江西岸的“中部基金集聚高地”,将迎来扩容升级。未来,一座规模更大、金融服务更专业、产业生态更完善的金融“航母”从这里起航,“2.0版本”的湘江基金小镇将为湘江新区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变革。

“1.0版本”落地 加速资本向湘江西岸聚集

2017年7月,湘江基金小镇作为湖南首个基金小镇,落户在湖南金融中心核心区域,自此“1.0版本”的湘江基金小镇进入了创业启动期。

从成立之日起,湘江基金小镇宛如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金融“弄潮儿”,既厚植了新区的发展优势,又承载着加快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光荣使命。彼时的湘江新区,正式成立两年,作为全国第12个、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便是强大的金融支撑。

如何做大做强金融业,同时,更好地服务、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成为湘江新区乃至湖南取得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湘江基金小镇便肩负起补齐金融短板,激发金融创新活力,吸引更多资本向湘江西岸集聚,加快湘江新区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使命。

为了最大限度放大湘江新区在产业基础、政务服务、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湘江基金小镇以私募股权基金产业为主要特色,在800亩的规划范围内,重点打造低密度、高品质、具有湖湘文化印记的低层办公区,以资本引进一大批优质基金机构,不断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加速打造中部地区的股权投资及配套服务聚集地,并迅速跻身中国基金小镇的“第一方阵”。

如今,湘江基金小镇已经成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私募基金集聚区。截至目前,湘江基金小镇入驻私募基金企业960家,认缴总规模4360亿元。湘江基金小镇入驻机构已累计对外投资项目2659个,投资额达1498亿元,主要投向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等产业,助力航天环宇、耐普股份、华光源海等在内的130家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湘江基金小镇凭借不断创新和专业服务,在全国基金小镇中实现领跑,通过加速资本聚集,高效服务实体经济,蹚出一条从集聚到辐射的赋能大道,助力湖南金融中心在加速建成全国一流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征程中不断进击。

“2.0版本”启航 推动资本聚变带动产业升级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业环境瞬息万变。2025年,湘江新区步入发展的第10个年头,产业发展也迎来新机遇,传统产业需要升级转型、新兴产业亟待培育壮大,湘江基金小镇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引擎”,也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

而此次湘江基金小镇二期开工,不仅是空间上的扩容,更是产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的再拓展。

与一期相比,湘江基金小镇二期项目同样是东临湘江,占据湖南金融中心核心区,总投资约7亿元,地上总建筑面积3.2万㎡,容积率1.0,绿化率30%,能够满足大中型机构对2000㎡~18000㎡的独栋办公需求,也能满足小型机构200㎡~500㎡的拎包入驻需求,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全面投入使用。

湖南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湘江国投”)董事长欧阳湘江介绍:“湘江基金小镇二期项目可租可售,目前招商工作已全面启动,我们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为目标,围绕科创项目从0到IPO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重点引入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证券、银行等金融投资机构,以及律所、会所、咨询、法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和科技型企业,与湖南金融中心的金融生态形成良性互动,打造立体式的产融服务平台。”

2025年2月26日,深交所湖南服务基地在长沙揭牌,至此湖南也集齐了三大交易所驻点落地,湖南资本市场服务、环境、生态将更上一个台阶,这对湘江基金小镇的发展也是一剂强心针。湘江国投董事长欧阳湘江透露,湘江基金小镇集聚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服务基地,着力打造区域性多功能资本市场服务平台全覆盖。

创新生态金融、升级构建金融服务体系、服务更多优质企业,打造“高标准服务+高水平活动+高水准基金+高效率投后管理”的生态系统,将基金小镇二期建设成湘江新区乃至中部金融产业的新地标,并在未来三年跻身全国基金小镇综合实力TOP3,这正是湘江基金小镇“2.0版本”描绘的新蓝图。

从“1.0版本”落地到“2.0版本”启航,湘江基金小镇如一条镶嵌在湘江西岸的“金腰带”呼之欲出,通过持续放大湘江基金小镇的资源禀赋、基金创投、政务服务、金融人才等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培植、引进耐心资本,提高“耐心系数”,将成为湘江新区乃至中部地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阔步前进的制胜一招。

【作者:黄荣佳】 【编辑:黄荣佳】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