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捐赠130件艺术精品,“捐赠与收藏研究展·康移风”开幕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5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杨)4月15日上午,湖南美术馆人潮涌动,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湖南美术馆主办的“捐赠与收藏研究展”项目启动仪式暨“捐赠与收藏研究展·康移风”展览开幕。著名画家康移风无偿捐赠给湖南美术馆的130件艺术精品集中亮相,为星城观众献上了一场饱含人文情怀的艺术盛宴。

活动现场。均为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杨 摄

活动现场。均为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杨 摄

据介绍,康移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如今已近80岁高龄。作为湖南美术界的标杆人物,其艺术之路始终与人民紧密相连,多年的艺术创作历程,康移风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鲜明的现实主义底色与充满张力的艺术语言,始终将艺术之根深扎于生活的土壤。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数量众多、类型广泛,均为康移风的心血之作。有“矿工”题材的系列作品,传递着劳动的力量感;还有《小镇集市速记》里捕捉的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以及《三线大建设》里刻画的工业拓荒者的坚毅身影。每一幅作品都如同一扇窗口,向观众敞开时代的记忆与地域的风情。

走进展厅,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作吸引着观众驻足沉思。在《大唐中兴颂》前,青年学子小张激动地说:“这幅长卷让我真切感受到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脉动,康老师用笔墨架起了传统与现代的桥梁。”退休教师王女士则被《苗寨丰收祭祀图》深深吸引:“画面里的银饰仿佛在叮当作响,我好像听见了山寨里的欢歌笑语,这就是艺术扎根人民的魅力。”

藏品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更是开展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教育推广和对外交流等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此,湖南美术馆于今年启动了“捐赠与收藏研究展”专项藏品征集工作,发挥美术馆的集群效应,积极倡导艺术家通过多种方式捐赠艺术作品,以精品奉献人民,推动新时代湖南艺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次展览作为“捐赠与收藏研究展”项目的首站,康移风先生慷慨捐赠了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及画稿共130件,供湖南美术馆永久收藏。这不仅为湖南美术馆的丰富馆藏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湖南近现代美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案例。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观众不仅能在水墨丹青间领略康移风的艺术造诣,更能通过这场特别的“文化对话”,触摸到一个艺术家对时代与人民的深情守望。

【作者:罗杨】 【编辑:罗杨】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