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走进博物馆上美术课,感受铜官窑千年璀璨文化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4日讯(通讯员 谢灿红 全媒体记者 陈良)“这样的美术课,真的很有味!”为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非遗美术,拓展教学形式多元化,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非遗美术,拓展教学形式多元化,近日,在长沙市美术教研员詹蓉老师、望城区美术教研员蒋淑莲老师和望城区蔡靖美术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下,望城区白箬中学30名同学在老师带领下来到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参与馆校合作美育课展示活动,上了一堂特别的美术课。
在博物馆讲解员彭宇亮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启了一场铜官窑博物馆文化之旅。据介绍,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前后经历了200多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也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同学们纷纷感慨:“我们的祖国和家乡好伟大,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如此发达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艺术宝藏!”
千年前的商船——“黑石号”的故事让同学们深感震撼。在这里,同学们发现的不仅是一件件外销瓷、金银器,更有一段沉睡的历史,以及文物背后展示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人的往来与文明的交流。
随后,在白箬中学杨雅瑜老师的美术课堂上,同学们感受到了铜红釉的精美、釉下彩的神奇,不由佩服窑工们不断钻研、探索的精神。同学们还共同探索了唐代铜官窑瓷器的构图、绘画风格,欣赏了具有异国风格的彩绘纹样,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的兼工写意绘画风格与异国特色图形的融合。
课堂上,同学们与“泥人刘”第四代传承人刘嘉豪老师进行视频连线。刘嘉豪的讲解,让大家懂得了除铜官窑的技艺需要被传承,窑工们敢为人先、不断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也同样需要被后人传承。
为传承铜官窑的璀璨文化,让同学们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中不可或缺的铜官窑陶瓷这一美妙音符,杨雅瑜老师指导大家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为“一带一路”沿路上的各个国家设计并绘制了具有各国特色又融合长沙铜官窑彩绘风格的瓷器作品。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