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童铃声声(有声)

相链区块链

  ……(节选)

  个头再高些,母亲把我从外婆家接回来,送进“半边街”学堂。我这才知道“打点”的说法只存在于田间地头,学堂给它安了个学名,叫“打铃”。“半边街”的铃声是受着琅琅书声熏陶的,且日复一日,早已褪去了山间野气息。它浓缩成一个哨子的模样,挂在老师的脖子上,随着老师嘴里的吹气,发出一声声又尖又亮的鸣叫,短促响亮。这是第一次见到的,学生气的“打铃”。

  再次见到,我已经读三年级了。铃铛掌握在一个留短发的女校长手里——懵懂得很,直到长塘小学,我才晓得学校原来还有校长的。这会儿的铃铛终于是个“铃”的模样。它比哨子大,却较铁铃小,刚好一个贴紧手掌。叮铃铃摇起来,响声且清且脆。校长有节奏地摇晃铃铛,边用方言大声催促:“上课哒!上课哒!”我好羡慕校长手里的那个铜铃铛,但直到离开“长塘”,我都没有摸过。

  电铃风行的时候,已是20世纪80年代末。中师毕业的我正在家乡的中心小学——我的母校“半边街”教书。当然,这会儿没有了铃铛,也已无了“半边街”。取而代之的是一幢高大的三层教学楼,紧邻操场。值班老师只需用手一按,铃声便陡然炸响耳边,在没有遮挡的操场上横冲直撞,唬得学生们前一秒还在玩闹,下一瞬便朝向教室,蜂拥而入。一时间,电铃似乎才是孩子王。

  后来啊,电铃也老了。它卸下一身疲惫,同锈迹斑斑的铁块相伴。电铃窝在广播室的电脑里,铁块悬在香樟树的粗干上。有电时,值日生按下鼠标发言:“同学们,上课了。专心听讲,大胆发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停电时,值日生轻触铁块,些微的摇晃足够推动气流,瘦高的打铃人、孩子好奇的手指和那遥远时空里的童年一起,奏响叮铃铃的童话。

  要是学校有个小小的博物馆,收藏铁铃、哨子、铜铃、电铃……该多好啊!可以在多少人的记忆里泛起涟漪啊。如今,铁铃不见,老屋消失,只剩发黄的老照片里似有铃声阵阵,在每个早晨,每次朝阳,每回默记起外婆的嘱咐时,唤回一个孩童,仰头、张望……

【作者:杨松林】 【编辑:罗亚坤】
关键词:夜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