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梨树标定的纸上风暴——读卢一萍新著《扶贫志》

  ■凸凹

  近年来,全国出版界冒出了不少精准扶贫、脱贫攻艰题材报告文学,引发了一场令人侧目的纸上风暴。而带出这场风暴的始发点位,是众所周知的“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村梨子寨。见证这场风暴的,除了2013年11月3日下午这一时间点,还有梨子寨靠近山顶处一棵古老的梨树。

  这棵梨树,在文学乃至美学意义上,成为了精准扶贫风暴来处的地理标高。

  卢一萍这部四十万言的《扶贫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就是由这棵梨树开的篇。接着,从这棵树出发,以花垣县为原点,以湘西为腹地,以湖南为案例,他向世界提供了一份中国战贫取得巨大成功、创造人间千年奇迹的大地实录。仅写作领域与选材而言,他的这一有机遇、有决心、有胆识、有挑战难度的选择和作为,已让他与其他作者的作品非常明显地区别开来,从一开始就自带了独有的纸上风暴了。这就像写一场战役,写得最好的文章,一定来自冒着战火深入到最前线的战地记者。是的,面对中国大地掀起的战贫战役,卢一萍成了所有著述者中离风暴最近的人。

  卢一萍是一位拥有《白山》《祭奠阿里》等十余种小说和非虚构力作的70后代表作家。他是一位出自大巴山深处的农家子弟,有着二十多年的军旅经历。卢一萍在《扶贫志》中两次提及对他影响很深的那位乡党——晏阳初。晏阳初曾用七十多年的努力,展开了令全球瞩目的平民教育和农村建设实践。晏阳初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卢一萍。卢一萍花了40多天时间,深入 30 多个村寨,行程 1.53 万公里,形成 5700 分钟采访录音和 200 余万字采访笔记,最终完成了这部《扶贫志》。

  该书有五篇十八章。第一篇“首倡地”,写了花垣县委书记罗明和十八洞村驻村帮扶队队长龙秀林,对风暴发轫地的帮扶探索;第二篇“大地基石”,写了田金珍等几位本土村干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第三篇“且将他乡当故土”,写了邱孝等几名异乡人,从省城长沙乃至首都北京到湘西驻村的担当与作为;第四篇“在悬崖上逆袭”,写了酒鬼龙先兰、病残女吴添春和留守女谭艳林三位生于斯长于斯的年轻一代村民,与贫困抗争,并帮助其他村民脱贫致富的奋斗故事;第五篇“仰望星空的人”,写了几位有想法、有情怀的老板,毅然返身贫瘠边远农村,带领村民战贫奔富的故事。

  卢一萍的笔墨,完全用在了人的身上,基本上是每一章主写一个人。这样就写出了一组置身精准扶贫战役中各色人等的生动群像。无论美丽乡村建设,还是产业形成与发展,都是围绕被扶贫人展开的。扶贫即扶人,扶人必先扶志。所以,书名《扶贫志》中的志,既指志书的志,又指志气的志。为避开误写谬断的尴尬与风险,他将这一作业交给了采写对象,由他们落子有声地自己讲叙出来,而卢一萍做的,只是当一名忠实的记录者,让读者和时间担纲这一过程的裁判员和终场的定论者。

  这样一来,《扶贫志》就成了一部复调式叙述结构的书。书中每一章,基本上都是由两个角色的讲叙交替叠加而成。一个角色是作者自己,讲地缘与历史、背景与环境、由来与过程、效果与影响,穿针引线,承上启下,出任着总编导的角色。另一个角色即采访对象,讲人生经历、苦难与绝望、失败与成功、矛盾冲突,尤其讲心路变迁和思想心得。还有一种复调,是全书五篇由本土人与异乡人、扶贫人与被扶贫人、官方人士与民间人士等不同身份者穿插回旋形成的复调。笔者是很看重和在乎作者在非虚构作品中行走的身影的。没有写作的田野考察、现场感与亲历性,何来非虚构?偏偏是,卢一萍反其道而行之,让笔者从引言、五篇十八章,直至看毕结语,竟没能看见一个“我”字!他把“我”藏在了后记中。如是,后记就成了正文的一部分,或者说与正文演绎了一种复调。

  卢一萍将《扶贫志》这篇文章感人在于它的真实性——它的惊心动魄、步步惊心的真实性。“很多人生故事、贫困境况、奋斗历程我都是第一次听说,令我感动、流泪。”作者的这个采写感受,正是我的阅读感受。大密度的感人细节让人动情,甚至落泪。比如老兵王新法建烈士陵园的绝决,比如好几位老板身份的村干部,因帮助村民脱贫,自己却变得贫困的情状。也有故事,带给我的是沉重的、轻喜剧的感动,比如大字不识几个、卖了一条猪就敢于拍电视剧《千里寻母记》的田金珍的传奇。作者“我”却是用冷静、不动声色的叙述方式展现的。从这一点看出作者对复杂语境处理艺术的高妙来,筋筋绊绊,一枝一叶,说服力很强。所谓好作品,也就是说服力很强的作品。

  写湖南,又不囿于湖南;写扶贫的今天,也写扶贫的背景,还写扶贫后的未来——这撑开了《扶贫志》的格局与志向。书中和盘端出的诸多案例、样本,其稀有与丰饶,实验与先锋,典型与普及,尤其可复制的借鉴功能和推广实效,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中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役,提供了一部弥足珍贵的文学史料。

【作者:凸凹】 【编辑:黄能】
关键词:扶贫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