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母爱与自我中破茧 ——女性视角下评《哪吒2》
简媛
《哪吒2》热映,票房口碑双丰收。影片能够如此火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对“如何做真实的自己”这一永恒话题的深度挖掘。
从女性视角看,殷夫人这一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她是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女将,保家卫国,展现出非凡的力量与坚毅;她也是一位温柔细腻的母亲,对哪吒的爱毫无保留。哪吒作为魔丸转世,一出生便被贴上“魔童”标签,遭世人嫌弃与恐惧。但殷夫人从未因此看轻哪吒,她理解孩子的孤独与痛苦,努力平衡家庭与事业,在忙碌的降妖除魔工作之余,还抽出时间陪哪吒踢毽子,给予他温暖与陪伴。当哪吒因控制不住力量而闯祸时,殷夫人心疼的是孩子被误解,而非责怪他。她像一道温暖的光,照亮哪吒黑暗的世界,让他在充满恶意的环境中感受到爱与被爱。
这种母爱对哪吒的成长影响深远。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渴望被他人认可,尤其是父母的认可。哪吒也不例外,殷夫人的爱让他明白,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在母亲心中永远是独一无二、值得被爱的。这种坚定的接纳,成为哪吒内心的力量源泉,让他在面对外界的质疑与排斥时,有勇气去抗争,去探索真实的自己。就像生活中,很多母亲用爱包容孩子的不完美,鼓励孩子勇敢追求梦想,让孩子在成长路上不迷失方向。
影片中申公豹的存在,为探讨做真实的自己提供了多面视角。申公豹身为妖族,一心渴望在仙界出人头地,证明自己。他被门派的等级观念和世俗的成功标准所困,为了获得认可,不惜违背自己的本心,参与各种阴谋算计 。他试图通过偷灵珠、陷害哪吒等不正当手段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却在这个过程中越陷越深,逐渐失去了自我。在养育孩子方面,申公豹对申小豹的影响同样充满问题。他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和对成功的执念强加给申小豹,使得申小豹也一心想要成为人、考上玉虚宫,完全忽略了自身的特点和内心真正的渴望,最终落得悲剧收场。申公豹的故事警示我们,一旦被外界的标准和他人的期待牵着走,就容易在追求虚幻目标的过程中迷失真实的自己。
然而,当我们从申公豹身为儿子的视角去看,又能发现新的故事。申公豹或许从小就生活在妖族身份带来的偏见与不公中,他的父母也许同样背负着种族的压力,期望他能在仙界有所成就,改变家族命运。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申公豹被成功的执念裹挟,从未真正有机会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他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渴望为家族争光,却在这条道路上失去了自我。他的挣扎与痛苦,是对无法做真实自己的无奈,也是对亲情与命运的抗争。
影片也探讨了养育的方式。殷夫人的养育并非过度保护,她让哪吒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后果,同时也给予他尝试与犯错的机会。在这种养育方式下,哪吒逐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更加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反观敖丙,他肩负着整个龙族的期望,在父亲敖光的严格要求下成长。敖光一心想让儿子改变龙族命运,却忽视了敖丙内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导致敖丙在追求家族荣耀的道路上迷失自我,内心充满挣扎与痛苦。这也反映出在现实养育中,父母如果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可能会阻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让他们难以做真实的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里,存在着各种“标签”与外界期待,如同影片中哪吒被定义为“魔童”一般。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因为他人的眼光和评价,不敢展现真实的自己,努力迎合他人的期待。但正如《哪吒2》所传达的,我们应该像哪吒一样,勇敢打破这些束缚,在母爱的支持下,坚定地追求真实的自己。
《哪吒2》让我们看到,在成长的道路上,母爱固然是最坚实的后盾,但只有勇敢地做自己,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