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话吧》微宣讲进街道 | 新常态下,如何破解社会治理新矛盾
主持人语
本期主持:
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鹏飞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已总体实现小康,但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愈加凸显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为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被提上议程。12月2日,由长沙市委宣传部主办,长沙晚报社、市委讲师团承办的“新时代 新思想 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你说话吧》系列微宣讲活动”来到岳麓区银盆岭街道,就新形势下社区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及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如何参与基层共治共建共享、政府围绕解决新时期新矛盾如何进行改革和如何破解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新矛盾、新问题等话题进行专题研讨。
专家宣讲
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体系
潘泽泉(中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博导、教授):十九大提出,我国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人们的需求不仅是生存性需要,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和社会质量的需要。生活质量体现在健康、医疗、文化和养老,意味着健康、幸福、富裕、参与、民主和自由的生活品质,社会质量则体现为社会公平、公共安全、社会包容、社会团结和环境美好。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从需求性矛盾转化为结构性矛盾,体现为基于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基于劳动力市场结构基础上的收入不平等以及基于不同群体的利益结构分化等。因此,我们要通过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体系来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这势必要求社会治理体系要下沉,下沉到基层街道和社区。那么,社区怎么做?怎么样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共建的路径是什么?我们要依托基层的资源、项目和平台来实现共建。
如何解决共建问题?首先是依托资源共建。利用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基金会、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社区资源,实现资源链接和资源整合;其次是依托平台共建。在社区搭建社会组织孵化和培育平台、社会服务的专业规范平台、公益孵化平台和参与决策的社区协商平台;最后是依托项目实现共建。在社区推广社区服务项目、公益慈善项目和社区营造项目等。
如何解决共治的问题?一是协商共治,发挥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的作用;二是多元主体、合作共治;三是通过参与式的发展和建立新的公民参与网络来实现共治。我们只有通过社会化、专业化、法治化、智能化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共治,最后形成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企业等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现代治理格局。
十九大讲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共享,共享最重要的又是让所有的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来共享,这是我们所有工作的起点,也是落脚点。弱势群体、老年人、残障人、留守儿童等都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实现大家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的富裕,更应该是生活的富裕,美好的生活,也是“中国梦”。
不管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也好,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好,其实体现了三个坚持。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大家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建美好幸福生活。第二,坚持在发展当中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不能停滞,要发展。第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要让群体能够参与。
基层热议
观点一:重心下移,良性互动
文注桃(银盆岭街道工委书记):十九大指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在我们街道得到明显体现。近几年,街道关系公共利益的矛盾纠纷成为主体。今年街道“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800多份工单中,55%涉及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违章搭建等城市管理问题,30%涉及业主与业委会、物业公司、开发商问题,8%涉及油烟污染、噪音扰民等环保问题。同时,群众诉求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群众主要是要吃饱、穿暖,现在居民关注的不仅是要吃好、住好、穿好,还要追求生活品质,要求休闲娱乐。而互联网的发展、微信的普及,也使群众表达诉求更加多样化。
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我感到:要坚持好党在基层的领导。要把党支部建立到楼宇、商场、小区和社会组织中去,实现全域、全员覆盖,让群众始终团结在党的周围,真正做到党建引领,确保方向。要树立好服务为民的理念。基层的全部工作都是服务群众,只有把务实解决群众的问题摆在第一位,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才有生命力。要深化好改革创新的意识。时代在变,形势在变,必须要用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矛盾、新问题。要整合基层社会的资源。现在社会组织遍地开花,民间有许多贤人达士,只要能够深入挖掘,落实十九大要求,真正做到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就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观点二:让居民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吴小燕(银星社区党支部书记):让辖区里的人“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是我们的理念。为解决好新矛盾新问题,我们社区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经济创新发展。绿地是社区主要的商业楼宇,共有235家企业,为了管理好、服务好这些企业和其员工,我们成立了绿地楼宇党群服务站,为企业提供党建、经济、工商、税务、人才引进、法律服务等多元化服务。二是培育社会组织,发挥优秀志愿者推动治理的作用。今年社区结合提质提档工作,培育了咕噜熊故事屋、天福星康乐馆、一轮明月律师所等10个社会组织,在青少年教育、健康咨询、法律咨询、文化体育生活等多个方面提供免费的志愿服务。三是引导企业反哺社会,助推社区自治发展。
观点三: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
范志明(银盆岭街道“家长里短帮帮团”党支部书记):“家长里短帮帮团”是2013年成立的一个社会组织,主要针对街道大拆迁大开发、进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调解。几年来,调解矛盾纠纷2000多起。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居民中的矛盾和纠纷的性质在逐渐转变。过去主要是一些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现在多体现在物业管理上的纠纷,还有涉及生活、居住、出行等环境方面的诉求也比较多。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新要求,帮帮团成立了街道首个社会组织拓展型党支部。成立党支部后,帮帮团的工作有了巨大变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2017年调解矛盾纠纷223起,其中70%以上是党员成员完成,成功率达到了96%。我们的支部和党员得到了其他成员和居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具体实践
“3+”模式巧破物业矛盾
郑姣(铜盆湖社区党支部书记):近年来随着业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升和维权意识的增强,社区进入物业矛盾高发期。我们社区采取了“三方联动”的新举措,充分发挥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联动作用,高度重视“不作为”,主动干预“乱作为”。在“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机制中,由社区负责召集,街道物管办负责人指导,开发商负责人、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楼栋长共同来解决小区问题。举个例子,景秀江山小区物业退出,新物业还未选聘,小区进入3个月的自治状态,小区业主成立了18人的志愿服务队,轮流值班,协助业委会维持了小区秩序和安全。
郑小平(“物管联盟”社会组织负责人):现在,物业管理与业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近年,物业公司被炒事件频频发生,有些小区甚至几度更换物业公司。今年7月,我们组建了物管联盟,为全街的物业管理提供免费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下半年我们介入处理了多个小区的物业矛盾。比如之前阳光新城小区的物业纠纷,物业公司被炒了之后把水电费也带走了,街道请我们过去协调。经过对48户家庭的走访调查,我们决定动用业委会的资金补缴水电费,有业主反对后又一户户做思想工作,终于圆满解决。这一年,我们还帮助不少小区改选了业委会,重聘了物业公司,帮助他们就如何实现业主和物业良性互动建立了章程。
胡建发(“金色山庄”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我们物业公司是在2010年10月份通过招投标进入金色山庄小区的,当初进来时,前物业公司已经擅自撤离了小区,小区陷入一片混乱。正在我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街道和社区推行了社会治理“3+”模式,由街道搭建平台,引导“家长里短帮帮团”和“物管联盟”这两个社会组织,帮助我们走进各家各户,了解住户的需求,解决物业管理过程中的难题。现在我们小区变得漂亮了、整洁了,各类安全隐患也得到了解决,物业工作满意率也已经达到了85%以上。
党委声音
快速发展的成果要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
周志凯(岳麓区委书记):党的十九大报告反复告诫我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如果我们的改革,我们的发展是为改革而改革,为发展而发展,就是GDP上去了,但老百姓感觉不到得到了什么实惠,那么我们的工作也就偏离了方向,失去了意义。这就是抓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是说岳麓区快速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治理的成效上,体现在老百姓的获得感上。
一流的城区就要有一流的社区、一流的街道。在岳麓区新城、旧城、农村三大板块中,银盆岭街道是建设发展比较成熟的街道,那么相应的就要有一流的、科学的社会治理。通过推行社会治理“3+”模式,银盆岭街道实现了三个可喜变化:一是从“被动”多到“主动”多;二是从“对手”多到“帮手”多;三是从“看法”多到“办法”多。基层治理不能做文章、喊口号,工作有实效,群众才会打收条。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岳麓区的社会治理如何顺应这种矛盾转换,实现“务虚”到“务实”的转变?
一要以“小网格”搭建“大舞台”。近几年,岳麓在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方面探索了一些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我们的“三服务”一线工作法,把全区所有社区(村)划分为1077个网格,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有问题找网格长”已成为岳麓区居民群众的口头禅。下一步,我们要坚持坚守、创新推进“三服务”一线工作法,充分发挥小网格的“凝聚”功能,搭建党委、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共同治理的大舞台。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负责同志要带头彰显这种力量,严格落实基层治理主体责任,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发挥社区基础作用,要让老百姓从党委、政府为他们办的实事当中受益、得到实惠。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充分依托志愿协会、中介组织、“五老”团队、居民协会、楼栋长等社会力量,不断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推动治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二要以“小行动”优化“大服务”。区委、区政府多次明确提出,要让岳麓市民能够经常直观感受到身边正在静悄悄地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我们要进一步树牢这种意识,通过一些小小的举动,让老百姓感受到服务上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民生权益保障,着力“治难”。对待群众合理诉求要全力帮助解决,不合理、非法诉求要从法理上去解释,真正使送温暖工作暖到群众心里,而不是停在肌肤表层。围绕城市管理工作,着力“治乱”。下一步,要坚持源头治理、全域治理、分类治理、常态治理、制度治理,进一步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延伸到背街小巷,全力消除环境卫生死角盲区。围绕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着力“治安”。对群众来讲,安全是第一需求、第一民生。我们的社会治理要担起这个重任。
三要以“小气候”营造“大环境”。要总结经验,推介典型;要营造氛围、宣传造势;要积极探索、创新突破。每个小区就是一个“小气候”,每个街道就是一个小社会,“小社会”连着“大社会”,“小气候”影响“大环境”。只要我们把每个小区都治理好了,把每个街道都管理好了,岳麓区的社风和民风也就好了。
罗予武(岳麓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就基层社会治理,想从两个层面谈点个人的思考。
一是思维的层面。首先要有系统的思维,都说“小社区、大社会”,业主形形色色,反映的问题纷繁复杂,引发的矛盾大小不一。因此,做好社区服务,要有统筹思维,出台的措施要尽量有完整性、统一性、操作性。其次,要坚持法治、德治、自治“三治”有机结合的思维——法治是根本,德治是传统,自治的工作一直在推动、在完善,要通过“三治”思维形成共治的局面。三是以人为本的思维。举个小例子,我这次去北京御园小区调研时注意到,小区提供了一项清单式服务:首先是通过社会咨询机构对小区居民进行调查,询问对小区服务有什么样的要求和困难,提出自己的需求清单,之后通过需求清单找合适的社会组织,列出服务组织清单,最后通过社会组织提供的专业服务,提出解决问题的项目清单。“三张清单”清晰了居民诉求,解决了问题,拉近了关系。
第二个层面是机制层面。第一是基层党建引领机制。近年来,岳麓区通过基层党建引领进行社会治理,把党支部建在小区里,从而统筹了业委会、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服务的下沉,这些工作让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小区业主也很满意。第二是扶持社会服务组织和志愿组织的机制。这些组织是调节器和稳压器,能够很好地发挥桥梁作用和引导作用。对实现居民自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出台一些有效的政策来扶助这些组织存在、发展、壮大。第三是区校共建打造道德示范区。近年来,一批批“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中国好人”在岳麓区不断涌现,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更加注重道德教育、道德示范,一起共建美好岳麓。
鸣谢岳麓区银盆岭街道提供讨论场地
本期现场主持:李鹏飞
总策划:徐辉 庄居湘
总统筹:李辞 唐薇频
文字整理:李广军
摄影:余劭劼
网上传播:掌上长沙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