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特产”助力宁乡沙田百姓致富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黎铁桥)1876年5月27日,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何叔衡出生在宁乡市沙田乡长冲村杓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长大后,他当过秀才、办过学校、编过报纸,参与中央工农政府的领导工作,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学友、战友。他是出席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最年长代表,是中国红色政权的首任“大法官”,也是“一大”出席者中最早牺牲的革命烈士之一。

  2009年6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群众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何叔衡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日前,记者来到宁乡市沙田乡,探访“一大”代表何叔衡故里做活红色文化大文章,打造“沙田系”特产品牌、致富一方百姓的故事。

位于宁乡市沙田乡长冲村的何叔衡同志故居。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摄

  故里探访  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

  当日,记者一行驱车从长沙赶往位于宁乡城区以西70多公里处的沙田乡何叔衡同志故居。来到一处山清水秀之地,车子停在一幢农舍前,沙田乡政府一位工作人员提醒记者:何叔衡故居到了。只见故居门额上端悬挂着由胡耀邦题写的“何叔衡同志故居”横匾,不时有游客和市民来这里参观、学习。

  讲解员介绍,何叔衡故居为一幢普通农舍,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整个建筑平面呈方形,坐东朝西,土木结构,有正房、左右厢房计20余间,小青瓦屋面,土砖泥筑院墙。2013年,何叔衡故居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走进故居的“客房”,只见墙上悬挂着两帧照片,分别是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萧子升的照片。讲解员介绍,1917年夏天,毛泽东与湖南一师的同学萧子升一同“游学”到了宁乡沙田,夜宿何叔衡家。为了招待从长沙来的客人,何叔衡的父亲杀鸡捉鱼,还宰了一头猪,盛情款待贵客。何叔衡则与两位好友彻夜长谈,话人生理想、说时局趋势,白天就在附近农民家中开展走访调查。

  “毛泽东与萧子升当年游学时就在这间‘客房’里住了两天三晚。”讲解员介绍,为了招待客人,何叔衡家里特意请当地“包点世家”的吴老师傅做了一锅沙田包子。“据说毛主席在我们沙田第一次品尝到了正宗的沙田包子后,直夸‘好吃’,还建议说这个包点秘方一定要传承好呢。”讲解员笑盈盈地说。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家乡,宁乡沙田十分注重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建好英烈故里。为更好地挖掘、整理、宣传何叔衡一生献身革命的光辉事迹与崇高精神,2020年12月22日,何叔衡故居管理处挂牌成立。“成立何叔衡故居管理处,对于推动沙田乡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传承、发扬好红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沙田乡政府党政办主任曾宪慧向记者介绍。

  英烈事迹  “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何叔衡传奇的一生,写满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记者认真参观故居每一处陈列,对何叔衡烈士革命的一生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1913年,何叔衡与毛泽东同时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四师”于第二年并入第一师范)。从此,他与毛泽东成为革命的战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何叔衡与毛泽东一道从长沙赶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革命先辈、同为宁乡沙田人的谢觉哉当时在日记中记录下了这一“开天辟地”大事件的一个细节:“1921年6月29日,叔衡同志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五个圆圈意为“共产主义者”。)

  投身革命后,何叔衡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很难顾及一家一室了。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我绝对不是一家一乡的人,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的,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1931年11月,何叔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在中央根据地,何叔衡与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等5人因年龄较大,被尊称为“五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

  1935年2月24日,红军从江西向福建转移,何叔衡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实践了他曾说的“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时年59岁。党中央直至两年后的1937年,才得到何叔衡已牺牲的真实消息。在当年延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6周年大会上,毛泽东在为牺牲同志默哀的名单中念到何叔衡的名字,大家无不为这位党内德高望重的同志牺牲而感到震惊和悲痛。毛泽东高度评价何叔衡的革命精神和工作能力,说“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故里新貌 做活红色文化这篇“大文章”

  在沙田采访时,记者见到了沙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胡志卓,他向记者介绍,沙田乡位于宁乡西部,全乡辖行政村6个,其中曾有贫困村3个,曾有贫困户898户、2442人。胡志卓介绍,目前,沙田乡有优质水稻种植242户,绿壳蛋鸡养殖518户,马齿苋、桅子花种植124户,自主发展产业24户。2020年底,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稳定脱贫。

  沙田乡红色资源丰富,乡党委、政府下决心做活红色文化这篇“大文章”。沙田现有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两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近年来,沙田乡打造了沙田红色文化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布置了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宁乡四髯”生平事迹陈列馆,2020年接待各地游客共10万余人次。

  依托红色资源,沙田乡更大力发展特色产品,引导沙田包子、沙田酒、沙田中药材等“沙田系”特色产品提升品质,打造沙田“黄金贡柚”品牌,擦亮“全国面点师之乡”这一“国字号”金字招牌。“2021年,我们要下更大功夫,让这些深受市场青睐的‘沙田系’特色产品走出沙田、走出宁乡、走俏四方,成为帮助沙田群众创收增收的‘神器’。”胡志卓说。

  采访中,记者还遇到了“沙田包子”传统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吴达求。吴达求是土生土长的沙田人,从小跟师傅学做包子。他告诉记者,沙田人勤劳肯干,素有依靠制作面点求得生存、赚来财富的传统。从青年毛泽东1917年游学时在何叔衡家品尝到沙田包子,到2017年“三八”妇女节时老红军、谢觉哉的夫人王定国亲笔题写“沙田包子”,时过百年,“沙田包子”的品牌美誉度已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湖南康源餐饮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绿色食品研发、生产、餐饮管理与销售,是“沙田包子”品牌的母公司。截至2020年10月,公司已拥有700多家加盟店,2020年实现年产值8000余万元,解决了近3000人的就业,在行业内有“十家包子铺,八家沙田人”的美誉。

  “我们有信心把‘沙田包子’做成中国面点行业的领先品牌,让‘沙田包子’像‘兰州拉面’‘沙县小吃’一样贴近社区、深入人心,更大规模地走向全省和全国,成为宁乡和长沙一个有全国影响的餐饮业特产品牌。”吴达求对此充满自信。

【作者:全媒体记者 黎铁桥】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宁乡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