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高地 加速犇跑 长沙经开区以发展新坐标解答“时代之问”

  黄姿 胡鸽 李广军

  壮阔征程,有砥柱中流而波澜壮阔;千年长沙,因初心不改而一往无前。

  在今年“新春第一会”——全市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市委书记吴桂英强调,全市上下要深化认识,进一步强化政治站位、强化目标引领、强化创新实干,以更坚定的决心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

  谁是长沙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中流砥柱,谁又能让长沙秉持初心而无所畏惧?

  是工业园区,还是工业园区。

  在长沙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十余个工业园区贡献了全市一半以上的规模工业总产值。其中,长沙经开区独树一帜。

长沙经开区鸟瞰图

  1月27日,全国218家国家级经开区上一年“大考”成绩出炉,长沙经开区稳居第17位,位列全省第一。

  于长沙经开区来说,2021年,是历史意义非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正式迈入“十四五”,自贸区建设出征开拔,“两个率先”加速犇跑,“三高四新”豪迈出发。

  作为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的核心区块,作为长沙经济发展主力军、主阵地和主战场,在打造“三个高地”征程中,长沙经开区将如何当先锋走前列?

作为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核心区块,长沙经开区切实担当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

  2月25日,长沙县、长沙经开区、长沙会展新城在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走前列工作推进大会举行。

  “星沙应有英雄气,志在高地勇向前。我们将时刻保持攻坚状态,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以最坚决的姿态去夺取最丰硕的成果。”

  长沙市委常委、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沈裕谋表示,在打造“三个高地”方面,长沙经开区、长沙县不仅有自己的抓手,也有自己的担当。

  抓手和担当是什么?是园区的战略目标。

  今年以来,长沙经开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紧密结合园区和自贸试验区发展实际,锚定了新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打造“三个高地”,奋进“两个率先”,加快“两区”高质量发展。

  今后,这将是长沙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指引,也将是园区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更是园区争当排头兵的动力源泉。

  加速“五大产业”迈向“四化”,打造现代化产业高地

  2020年,长沙经开区保持昂扬斗志,奋斗姿态,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社会发展保卫战两场硬仗,园区发展逆势而上,各项经济指标持续飘红,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530亿元。

  迈入“十四五”,一家规模工业总产值超2500亿元的园区,这个时代和城市赋予它的使命会是什么?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高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形象提升的“窗口”。

  在“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开局的历史交汇期,长沙经开区提出,要打造“三个高地”,奋进“两个率先”,加快推进“两区”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战略目标,既是对“三高四新”战略的再落实,又是对“两个率先”发展目标的再提升,更是对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两区叠加”发展的再加力。

  这是园区对这一“时代之问”给出的答案。

  “作为省市工业经济发展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和主力军,主攻先进制造业、深化改革开放是立区之本、强区之基。”

  在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庆红看来,园区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尤其是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有基础、有优势,更有责任和担当。

  首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基础。

  经过多年积淀,园区形成了工程机械和汽车两大千亿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核心导向,“两主一特”内涵日益丰富升级,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生物技术及生命健康产业“五大产业”。

  上述五大产业,或是服务国家战略、具有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或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带动和影响作用的先导产业,或者是在制造产业链上有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又或是代表新一代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月21日,随着首批次SWK90矿卡驾驶室顺利发货,山河智能驾驶室开发纪录得到刷新,山河智能薄板件事业部也正式进入全新的矿卡领域。

  工程机械是园区第一大产业,拥有三一重工、铁建重工和山河智能3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2020年工程机械产业产值创历史新高,达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8%。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早在2017年实现了千亿产值规模,目前集聚了上汽大众、广汽三菱、广汽菲克、吉利新能源、北汽福田、三一重卡、博世长沙、索恩格等企业。

  除此之外,长沙经开区轨道交通企业有铁建重工、中车通号,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吸引了国科微电子、韶光半导体和比亚迪IGTB项目的入驻,以天河国云为代表的区块链产业成为园区的“新名片”,中南源品在干细胞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引领着全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

  其次,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有优势。

  今年以来,长沙经开区企业市场表现延续去年火热态势,频频传来好消息,为园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奠定了良好基础。

  索恩格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去年11月,索恩格单月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自2005年起累计产量突破6000万,这是索恩格中国发展历史中的重要时刻,是其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新里程碑。

  1月28日,山河智能举行2021年开年全球发货仪式。数十辆大货车满载液压静力压桩机、旋挖钻机、挖掘机、起重机、高空作业设备等200多台套产品,列阵以待,总计金额近6亿元,发往全国各地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山河智能营收增长26.78%,挖掘机增长46.51%,位于行业营收增速第一。

  2月17日,三一集团总价值超10亿元,首批600多台三一泵车、车载泵、搅拌车、起重机、旋转钻机等同时发车。

  打造高地,简单地说,就是要抢占发展尤其是关键技术“制高点”。

  张庆红表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长沙经开区将坚守“重要”定位、瞄准“先进”方向、凸显“高地”要求,深入实施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八大工程”和市委、市政府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三年行动计划,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高地。

  具体而言,就是要把长沙经开区“六大重点工程”作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支撑,立足优势,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加快实施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工程、“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工程、智慧园区示范区建设工程、国家区块链试验区建设工程、生物技术及生命健康产业培育工程、全球装备维修再制造中心建设工程。通过六大工程,加快“五大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比较优势明显的全国汽车产业新板块、集成电路细分领域“芯”高地,建设全国一流的综合性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区、一流生物技术及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突破关键核心环节瓶颈,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河智能时强调,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此前,长沙经开区出台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用“真金白银”鼓励和扶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增加研发投入,形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持续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后,第一时间发布《关于加快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的实施办法》,加大园区企业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方面的扶持力度。

  去年8月,长沙市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关键技术供需对接会暨长沙市技术转移转化基地授牌仪式在长沙经开区举行。

  会上,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发布超宽带雷达、高端制造机器人、惯性导航以及矿山机械、液压技术等产业关键技术29项;三一集团、恒天九五、铁建重工、启泰传感等4家装备制造企业发布了技术需求16项。与会的80余家链上企业和高校院所在现场达成技术接洽意向十余项。

新春第一天上班,三一集团超10亿元产品发往全国各地。均为长沙经开区供图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示,山河智能持续践行“先导式创新”战略。2月21日,随着首批次SWK90矿卡驾驶室顺利发货,山河智能驾驶室开发纪录得到刷新,山河智能薄板件事业部也正式进入全新的矿卡领域。

  笔者了解到,SWK90矿卡驾驶室从项目立项启动会议至产品下线仅耗时78天。把开发速度由半年大幅缩短至78天,山河速度领跑行业。

  长沙经开区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就要在关键核心环节,尤其是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形成“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的生动局面,方能真正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扬帆再出发的号角吹响后,长沙经开区迅速动起来、干起来、严起来,上紧“发条”,开足马力,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七大计划”,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以产学研协同为主方向的科技创新高地。

  大力构筑创新平台。加大校企、院企对接力度,推动与军科院、国防科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的进一步深度合作,争取有大科学装置或国家实验室落户;积极支持企业科研专家参选工程院院士,争取早日实现工程机械院士“零的突破”。鼓励相关企业借鉴复制铁建重工国产首台新型千米级水平取芯钻机、山河智能国内首台液压混合动力挖掘机等研发经验,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抢占技术制高点。

  大力提升本地供应配套率。突出抓好三一集团销轴项目实施,为区县城乃至全市工程机械产业解决零部件销轴的共性供应问题;积极推进比亚迪IGBT等项目,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和功率半导体器件,协同推进制造、封装测试、新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抢先布局5G、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增长极。全面落实《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指南》,积极推进基于5G的设备智能控制与参数优化、5G+机器视觉质量检测等十大应用场景落地,建设三一集团、铁建重工等一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采用自动化、柔性生产、现代工业软件、AI、大数据等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加大智能化装备研发力度,加速培育星沙“智造”新品牌,全力打造以智能化、数字化为方向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到2025年,预计长沙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3.8,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85,每万产业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0件。

  抢抓“两区”叠加机遇,打造改革开放高地

  去年9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长沙经开区成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的核心区块。

  湖南自贸试验区的获批,是园区继2000年升格成为国家级经开区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推动园区发展站上新的战略高度。

  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长沙经开区深刻认识到国家级经开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烈竞争态势,深刻把握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叠加特征优势,切实担当国家级经开区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的使命,以及自贸试验区在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

  恰逢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两区”建设重要发展机遇,长沙经开区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中将展现怎样的新担当,做出怎样的新作为?

  ——绘好蓝图建设自贸区平台。

  当前,三一科学城、国际金融港、国际人才港、国际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中心、国际人才公寓、湖南(长沙经开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重大功能性平台项目已编制好实施方案,开始前期场地选址、规划设计、招商宣传等工作,金融、人才、总部经济等政策正抓紧完善。

  新春以来,三一科学城向阳而生。这个由三一集团与长沙经开区联合打造的平台,总投资180亿元,将集聚高端装配制造业核心零部件研发,技术总部中心、科技港、国际社区等。

  三一集团副总经理陆犇介绍,作为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最核心的区块,长沙经开区板块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而三一科学城将聚集最尖端的产业和人才资源,有望成为长沙经开区板块的“智慧大脑”。

  国际金融港、国际人才港、国际总部经济中心等三大功能性平台也快马加鞭,逐渐成型,将成长为长沙经开区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引擎。

  国际金融港通过打造“金融机构+金融配套+金融人才”的金融产业集群,致力建设金融资源集聚区,打造金融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态圈和建设金融改革创新活力区,从而引导金融创新,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高端化发展赋能。

  国际人才港拟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按照“一廊三区多点”规划布局,在人民东路东六路至东十一路约四公里范围,建设一条“国际人才走廊”。

  国际总部经济中心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到2023年,国际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和服务环境更趋完善,新引进和培育各类国际总部企业不少于20家,新引进和培育行业商协会和贸促机构等组织不低于5家,国际总部经济的贡献占比超过20%,形成集聚效益明显、特色鲜明的国际总部经济发展格局。

  ——推动自贸区案例创新成为常态。

  1月1日起,长沙经开区、长沙县在自贸区范围内正式施行了涉企检查“云备案”制度。由区县优化部门牵头,打造涉企检查“云备案”平台,用信息化手段“码”上规范入企检查流程,并作为自贸区改革创新案例推进实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码”上规范如何体现?具体如何操作?平台呈现方式分为PC后台管理端、微信公众号应用端两部分,应用端即相关职能部门在执法检查前需利用涉企检查“云备案”平台,填写一个备案表,然后线上提交给优化部门进行备案,完成备案后会生成一个不可篡改的二维码,企业在接受执法检查时可验证此二维码并填写反馈评价及建议。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可以填写检查内容、记录检查工作中的信息,供各级部门共享结果。管理端则是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二维码对检查事项内容进行整理、形成规范有依据的检查事项,查询各职能部门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

  ——加速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落地。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涉及的113项改革事项中,长沙经开区区块可承接98项,其中牵头或责任改革事项14项。

  未来,长沙经开区将聚焦制度创新,围绕113项改革事项,特别是14项改革任务,依托商务部研究院等智库机构,前期报送了25项案例经验,经反复论证,首批确定了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融资租赁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打造涉企检查“云备案”平台、“5G+工业互联网”等5个作为重点突破的改革课题先行先试,其中有3个课题已经启动实施。

  一系列平台建设、案例创新和制度创新,让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区块活力迸射。至2021年1月28日,该区块累计拥有市场主体7595户,其中2020年9月21日至今,累计新增市场主体794家。

  “园区是‘三高四新’战略的承载地。制造业是‘本’,制造业是星沙的灵魂,实体经济是星沙人民的使命和追求。以制造业为本,以创新与开放为两翼,这架飞机就会行稳致远,因为开放和创新,最终要体现在制造业的发展和壮大。”

  志在高地,加速犇跑!这份“时代之问”的园区解答题,请收好。


【作者:黄姿 胡鸽 李广军】 【编辑:谭伟】
关键词:长沙经开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