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经开区:软实力撑起硬指标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韶林 伍玲 张洋子 通讯员 蒋慧

  10月,星城大地被秋色染成一片灿烂,处处是丰收在望的景象。记者从浏阳经开区获悉:今年1月至9月,在长沙市“两清单两增量”指标排名中,园区在建项目、对接项目、税收增量三项指标均居全市园区第一。

  四项硬指标拿下三个第一,浏阳经开区是如何成为优等生的?10月下旬,带着疑问,记者来到浏阳经开区走访。踏进园区产业投资促进中心主任王彪的办公室那一刻,记者有些诧异,更深的感受是局促。

  这间位于浏阳经开区管委会大楼一楼的办公室,正对着大门口,是原政务服务中心用玻璃隔成的格子间,仅四五平方米,形状有些狭长,一张办公桌横着摆放后,过道仅容一人侧身通过。

  “办公室简陋一点没关系,主要是企业工作人员来办事,第一眼就能看到,好找!”王彪对上述安排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显然,他把企业需要摆在首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只产业投资促进中心,负责项目招商的经济合作局,服务企业发展的产业发展局,也都安排在一楼。

  这种“巧合”反映出园区强烈的靠前服务意识。“绝不能因为我们的行政审批、要素保障等工作不到位,而影响项目发展。”这是浏阳经开区“以项目为中心”的“软实力”标准。

金阳智中心是浏阳经开区以医疗器械产业为特色的“园中园”,总面积近500亩。在这里,产业园区和现代都市完美融合。浏阳经开区供图

  凭“新”引项目

  项目,始于招商。今年浏阳经开区面临的招商形势并不轻松。

  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内卷式”恶性竞争被围上藩篱,如何跳出原有“给资源、给土地、给税收、给补贴”的招商引资旧逻辑,考验着每个园区的智慧,也催生园区诸多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理念革新。

  “我们提前谋划,从招商‘1.0时代’迈入‘4.0时代’,更侧重产业生态的建设。”浏阳经开区招商合作局局长王大辉介绍,招商“4.0”时代不再单纯依赖土地和政策优惠,更加注重通过降低要素成本、完善投资配套和优化营商环境来吸引优质项目。

  其次是模式创新。

  实施全员招商。今年,浏阳经开区50%以上的干部职工都明确了招商任务。众人拾柴火焰高。1至9月,园区引进供地产业项目61个,总投资191.4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的项目1个,投资10亿元的项目8个。

  拓展“园中园”招商。在土地日益稀缺的情况下,浏阳经开区以空间换效益成效显现,陆续建设了5个“园中园”项目,成为中小企业的“孵化池”。

  “园中园”的工作机制更是打破固有认知:汇远实业是浏阳经开区的国有企业,在全省率先推动市场化招商和“底薪+提成”的激励机制,完全打破了国有企业的“铁饭碗”。

  金阳智中心是以医疗器械产业为特色的“园中园”,总面积近500亩。走进这里,只见厂房林立,人工湖、山体公园、体育馆、人才公寓、公共服务平台,应有尽有,产业园区和现代都市完美融合。

  今年以来,汇远实业已引进项目47个,完成招租面积66764平方米。目前5个“园中园”累计引进企业300余家,其中10家上市公司在园内设立了子公司,亩均税收达34.35万元。

  开展以投代引。2017年,浏阳经开区探索成立发展基金。先后成立医药母基金,并与省高创投、省医药发展集团、倚锋资本等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合作,设立28只股权投资基金,陪伴优质企业一起成长。

  招商团队也全面更新。

  近些年,浏阳经开区“招兵买马”,打造了一支专业招商队伍,按招商主攻产业分为6个专组,派小分队赴上海、江苏等地驻点招商。

  外招扩增量,内挖促存量,园区“老树发新芽”。

  近年来,浏阳经开区突出智能改造、推进扩能升级、盘活闲置资产。去年以来,园区重点企业扩能升级再次投建项目15个;近年来妥善处置91家低效企业,新增投资约230亿元。

  而蓝思科技、九典制药、华纳大药厂、方锐达、明瑞制药、博大科工等企业不断在园区生“二胎”,育“三胎”,成为长沙园企合作的一桩桩美谈。

  靠前促建设

  纵观全市,从工作机制上单独设立一个部门来促建项目,并不多见。

  浏阳经开区产业投资促进中心的任务就是做好项目落地的“下半篇文章”,让企业引得进、建得好、成长快。

  但要做好、做出彩,似乎并不容易。“精准”是产促专员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词。他们常说,要精准调研企业、精准收集诉求、精准解决问题。

  “靠前服务”是他们一贯的作风。比如,每年年初,园区不仅会梳理项目建设进展,同时还会给每个项目形成一张要素保障清单、一份问题台账。靠前服务,更体现在日常的促建工作中。

  10月26日试运行的高创稀土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创新性强,有望解决部分高端材料“卡脖子”难题。

  启动仪式上,湖南稀土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湖南高创稀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美松在感慨“浏阳速度”的同时,也为园区促建服务点赞。“园区为项目量身定制了工作流程导图,并指定专人全程对接项目各个流程,我们有什么需求和疑问,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高创稀土正是王彪联点的项目,从开工到试运行,仅花了10个月。“高创稀土团队主要以科研、行政人员为主,没有项目建设经验,我们就必须事事都帮企业想周全。”王彪告诉记者,为了尽快开工,他们从招商环节便开始介入,前期多次驱车到长沙市区,对接高创稀土团队,送上项目建设流程图,明确各个环节对接人,同时也对接了项目设计公司、咨询公司、承建方,确保每个环节都科学合理有序。

  “在促建过程中,只有真正以项目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才能帮促项目既建得快,又建得好。”浏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喻辉在园区多次项目调度会上表达这一观点。

  科达智能新总部基地是这一服务理念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于今年7月正式落成。这家专门制造隧道施工智能机器人的企业,在建设中曾遇到一件烦心事:项目所在地块有一处边坡,坡度还不小。原先企业计划在边坡上建一堵围墙,不仅造价超过200万元,还可能面临滑坡、垮塌等风险。

  园区促建部门在走访中得知企业面临的难题后,回去做了两件事:一是调整土地性质,从工业用地调整为边坡地;二是根据差价退给企业几十万元土地费。

  在参观英氏浏阳基地时,该基地一期的部分生产线已在试产。当记者问到如何评价园区服务时,行政主管李亮感谢之情溢于言表,连用了三个“很”来陈述:“园区业务对接很流畅,各类手续和图纸审批速度很快,因此,我们的项目推进也很快!”

  据了解,浏阳经开区今年铺排46个购地产业项目,目前已有高创稀土一期、英氏项目一期、蓝思激光项目等23个项目竣工。

  精心育企业

  记者走进浏阳经开区产业发展局项目促进科,发现全科室只有3个人,每年却能为企业“挣”2亿元至3亿元。

  “我们的工作主要分两块,一是企业项目、资金申报;二是企业培育。”项目促进科科长刘佳说起项目申报,如数家珍。

  在短暂的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一连串让这个科室引以为豪的奖补资金数据:盐津铺子1800万元、高创稀土3000多万元、华纳大药厂5000多万元……

  “都是今年新获批的!企业获得的奖补资金越多,我们成就感也越强。”刘佳难掩喜悦地说。然而,企业要获得奖补,园区要做一大堆工作,宣讲、指导、申报、协调等等,具体而琐碎。

  记者了解到,多的时候,浏阳经开区同时有十来家企业申报,一个工作人员一天要接100多个咨询电话。

  用心工作终究会得到丰厚回报。据统计,今年以来,浏阳经开区企业已获得各级奖补资金2亿多元。同时在他们精心培育下,园区今年新增了4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比去年多了12家,总数达到14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有22家。

  记者还了解到,园区会奖励每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万元、国家级企业10万元,更重要的是,银行也会给予专精特新企业30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壮大增添了企业的底气和信心。

  湘联电缆是刘佳联点服务对象,他见证了企业一步步壮大。2020年,刚落户浏阳经开区时,湘联电缆营收规模不到3亿元,如今有望突破10亿元。为帮助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园区专门举办了一场内部供需对接会,让本土企业用本土产品。“现在整个319国道两旁,到处都是湘联电缆的广告。”湘联电缆在当地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企业规模壮大、税收增长,也提升了园区的亩均效益。近年来,浏阳经开区不断做大增量、盘活存量,走出了一条土地高效利用的“浏阳路径”。就在上个月,浏阳经开区以97.72的集约分值,位列第一,土地集约化率持续领跑全省国家级工业主导型开发区。

  几番深入采访,记者也越发清晰地看到,浏阳经开区的招商育商安商逻辑正在重构:用“新”选苗,精心培育。

  浏阳经开区让软实力变硬指标的生动实践,还在继续。


【作者:刘韶林 伍玲 张洋子 蒋慧】 【编辑:谭伟】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