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浏” 光溢彩,汇聚奋进 “阳” 光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汇聚成不平凡的一年。
2024年,浏阳认真落实中央、省、长沙决策部署,干字当头、奋勇争先——
经济发展保持好态势,浏阳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蝉联全省第一,浏阳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第68位。
产业建设厚植强动能,新引进项目148个、过10亿元的11个。
改革开放迈向高水平,长浏快线开工,长赣高铁通过环评,蝉联“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市)”。
城乡融合绘就美画卷,“一市两城”提档升级,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88亿元。
民生幸福实现新提升,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这一份份优异“成绩单”的背后,是浏阳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坚持以“大党建”引领大格局、促进大发展,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推深做实“三长制”,增强“邻聚力”
浏阳市委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从2023年开始,启动“深化‘堡垒提质’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开展铸魂提神、组织提效、队伍提能、治理提标四大行动,创新、做实、打响“睦邻党建”品牌。
1月17日至19日,淮川街道特别推出“礼遇邻长”春节专享福利活动,致敬、回馈用心用情服务邻里的2500余名“三长”。
2024年,淮川街道片长、组长、邻长始终活跃在一线,组织参与38场“邻里节”,破解老旧小区改造拆违、电梯加装等问题400余个。
在5007平方公里的浏阳,像这样双向奔赴的“睦邻党建”故事处处闪亮。
地处湘赣边,又是全省人口第一多、面积第二大的县级市,浏阳在基层治理中面临重重挑战,尤以“末梢困境”最为突出——全市300多个村(社区),面临任务重、压力大等难题。
如何畅通“上传下达”渠道?浏阳创新打造了“睦邻党建”工作品牌。
“通过科学划片、依法分组、合理设邻,推选3.6万余名邻长,形成一个个‘邻里圈’,覆盖近42万户家庭。”浏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全面构建村(社区)“片—组—邻”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实现了“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管”。
“三长制”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2024年6月,浏阳持续暴雨,广大片长、组长、邻长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协助村(社区)和有关部门摸排转移遇险群众2653人。
“邻聚力”推动了服务群众“零距离”。“三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浏阳共收集群众各类问题诉求1.9万余件,办结率93% ,超九成问题诉求化解在村组。
与此同时,情感距离不断拉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也日渐浓郁。
赋能减负双驱动,提升“战斗力”
抓好基层党建,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
近年来,浏阳深入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
——聚焦思想提“鲜”,打造聚人气、接地气的微党课。全市6万余名党员“人人上讲台,个个当主角”,共开展分享微党课1000余场次。
——聚焦党性提“纯”,创作本土化、浏阳味的教育片。深挖红色资源,创新摄制《最是潇湘一抹红》《胡耀邦的富民情怀》等红色教育片,制作《睦邻故事汇》系列短视频16期。
——聚焦发展提“效”,开展促经济、强治理的微实践。赋予每名党员不少于200元的微服务资金使用权,2024年广大党员共办理微实事1.9万余个。
“头雁”领航,“雁阵”齐飞。为加强对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培养选拔和管理监督,浏阳实施村(社区)干部“雁阵培育”工程,推选一批省级、长沙市级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同时,实施村级后备力量“青苗”培育计划,举办村级后备干部素能提升示范班,选派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到先进村(社区)及市直单位跟班锻炼,目前浏阳全市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700余名。
待遇、关怀、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让基层干部腰杆更硬、劲头更足。近三年,浏阳有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比选提拔为乡镇(街道)班子成员、17名村(社区)“两委”成员考录为公务员;32名村(社区)“两委”成员考核招聘为事业编制人员。
不单赋能扩权做“加法”,浏阳还在基层负担上做“减法”,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浏阳市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设立基层减负监测点、开通基层减负热线等方式,对村(社区)开具证明事项进行追根溯源,最后全面清理了“证件遗失证明”等17类基层反映强烈的非必要证明。
“村上减负了,村干部就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办事效率和提供优质服务上。”官渡镇竹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敬芳说,去年该村开具证明同比减少一半以上。
党建领航促振兴,激发“新活力”
新年伊始,浏阳“三农”领域喜讯频传。2024年,302个涉农村(社区)中,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有222个,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有33个。
社港镇周洛村通过做活山水文章,引进旅游开发公司打造景区,同时采取“村级+农户+运营商”合作模式建设高端民宿,打破“一餐一票一日游”的发展困境,绘就了“旅游强村”的好风景,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8万余元。
达浒镇书香村立足“水美湘村”生态优势,积极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创新“村党组织+集体经济+休闲农庄+农户”模式,打造了集观光采摘、特色餐饮、研学实践于一体的书香小苑生态农庄,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达116万元,获评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
这些令人振奋的数据与事例,既是浏阳在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征途上迈出坚实步伐的有力证明,也是浏阳在抓党建促振兴、推进共同富裕方面的亮眼成绩单。
据了解,浏阳市出台了党建引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措施,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堡垒根基,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智力支撑,建强集体经济组织、壮大经营主体等,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致富,推动村级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党建引领开创新局,城乡发展加速蝶变,民生幸福更具质感。新的一年,如何破题,续写辉煌?
刚刚召开的浏阳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共同奋斗、担当善为,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浏阳篇章。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