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聚合力丨侯家塘街道: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

相链区块链

老人需要买米提菜,有人专门“跑腿”;在家闲得无聊,有人上门陪扯谈;半失能老人理发成奢望,有人上门来修剪;失能老人行动不便,有人上门帮喂饭……

近半年来,随着这样的温馨画面频现侯家塘街道广济桥社区,不少群众直呼“玩得傲”。记者了解到,雨花区侯家塘街道结合辖区老年人多特点,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营方式,率全区之先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把专业机构设在家门口,让专业人员、设备和服务进家里、到床边,圆了不少老人“养老不离家”的微心愿。

01 现场

“小赵,辛苦你上门帮我家老头子理个发。”上午十时许,根据居民柳阿姨的“预约信息”,广济桥社区优嘉居家养老服务站护理员赵丽珍,背着装有剃须刀、推刀、电吹风等物件的橙色“百宝箱”,穿好专业工服、带好工作证件,敲门进入尚林苑小区3栋一户居民家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赵丽珍细心地与老人沟通并征得同意后,轻缓地为老人系好围兜,不到20分钟时间,她就已经麻利地为这位半失能老人剪了个清爽的平头,老人照了照镜子竖起大拇指,对新发型非常满意。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居民如果父母家人身体不适,自己上班无暇照料,完全可以请专业机构来搭把手,这样就解决了养老的痛点问题。”广济桥社区党委书记熊灿介绍,社区地处长沙老旧中心城区腹地,辖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多,居民对养老的需求较大。以尚林苑小区为例,该小区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有住户600余户,常住人口以原省林业厅退休人员为主。据统计,尚林苑小区60岁以上老年人超800人,数量占整个社区的70%,属于典型的人口老龄化小区。

如何更好地满足认知障碍、失能、半失能和高龄等类型老人的个性化养老需求?熊灿介绍,随着小区“三供一业”移交,社区和业委会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将一处5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移交给养老服务机构使用,为老年人提供相关养老服务……

02 模式

什么是家庭养老床位?据介绍,家庭养老床位是指依托就近的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家庭适老化改造、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等方式,将养老机构的床位“搬”到老人家中,由养老服务机构上门提供“准”养老院的生活照料服务、护理服务和医疗服务等。

相比于传统的居家养老和“嵌入式”养老,家庭养老床位有何“长板”?广济桥社区优嘉居家养老服务站负责人、湖南优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静认为,家庭养老床位实现了入户服务常态化、用心服务责任化、工作服及服务工具统一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操作流程规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体现了一对一、私密性、定制化;其次,对有专业托养需求,但因故无法入住机构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群体等而言,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可提供生活照护服务、基础照护服务、康复服务、心理支持四大服务,实现了养老有力度更有温度;同时,机构为家庭养老床位提供每月不少于16次、每月累计服务时长不少于30小时的上门服务,提供呼叫应答等24小时远程监护,实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此外,机构与老年人或其代理人签订服务协议时,将根据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商定服务内容并在协议中予以明确,做到了权责分明,保障了各方权益。

王文静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以一般养老院为参照,一位全失能老人如申请入住三人间,每月的基础费用至少为4500元;如果申请家庭养老床位,在与老人及其家属协商后,对家里实施适老化和智能化改造,老人可“订制”定时、定点、定人的服务,在家就可实现“星级”养老。

值得一提的是,家属通过智慧养老小程序线上预约服务,还可以查看家人的护理记录。服务机构不但可以通过智慧养老信息平台进行管理,也可通过小程序进行监管。护工统一使用电子工牌进行护理员监管,可实现工作地点定位、电子围栏、双向通话。同时,专业机构完成每次服务后,还将出具现场报告单,确保服务有质量、有监管。

03 说法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养老行业崇尚“9073模式”,它是指:90%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愿意和子女在一起的老年人,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料;3%的老年人通过机构养老予以保障。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无疑为养老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方案。

对于家庭养老床位这一新兴事物,普通居民怎么看?雨花区居民黄女士表示,护理员在上门服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她建议,政府部门应逐步探索,牵头制定和完善风险责任分担机制、明确争议纠纷解决途径等,解决居民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后顾之忧,从源头上扶持行业的稳健发展。

雨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满足辖区内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雨花区拟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依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养老机构,开展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和心理支持服务等,让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在家养老。同时,该局正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统一组织专题培训,在5-6个点位探索试点做法;对区内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上门服务对象且有设置家庭养老床位需求的,将纳入试点范围,切实将民生事办实办好。

“社区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的主体,绝大多数失能失智老年人生活在社区家庭,将专业化养老服务延伸至家庭,打通了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落实落细了‘15分钟’养老服务生态圈,是一项系统性民生工程。”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教授唐莹关注养老行业多年,她在接受花花专访时表示,家庭养老床位就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索过程中的新路径、新模式,这种以专业力量推进的居家养老服务实践需要鼓励,需要更多的养老服务组织参与;更需要在借助智慧健康养老先进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快速覆盖更广的服务区域,依托产学研形式,深入细化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人力、服务安全保障,并形成社区居家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系列标准,才能打造较高信誉度的照护品牌,从而持续性地为社区居家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有品质的服务。

近年来,广济桥社区朝着“党建聚合力,合力进小区,小区有党员”的目标,凝聚辖区单位、物业、门店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合力,深挖公共资源,做实养老服务。一方面,与辖区爱心企业“结对子”,打造全区首个“共享老年食堂”,与辖区非公企业“手牵手”,为独居老人免费安装家用一氧化碳报警器,实现资源流通共享。另一方面,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办免费的声乐合唱、智能手机和手工制作等老年课堂,开展街坊喜乐会、元宵猜灯谜、暖冬饺子宴等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下一步,社区还将积极探索家庭养老模式,以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让老年人享受更加优质的生活。

【作者:熊其雨 唐杰】 【编辑:王智勇】
关键词:雨花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