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脱贫又脱单 生活如蜜甜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1日讯 据中国经济网消息(记者 刘瑾 黄晓芳 刘麟)湖南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出了名的“酒腻子”龙先兰如今成了致富带头人!

  青山环抱、绿水流翠的十八洞村,人均耕地面积仅0.83亩,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668元。这里的贫困生活正如歌里所唱,“三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里。在村里的晒谷场上,在一棵高耸入云、有三百多年树龄的梨树下,面对围坐在身边的父老乡亲,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指导全国脱贫攻坚工作。贫困的十八洞村,自此掀开了巨变的篇章。那年的除夕夜,十八洞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在村口把喝醉了的贫困户龙先兰带回了家,他的命运也开始改变。

  为了帮助龙先兰脱贫,龙秀林绞尽脑汁。龙先兰正值壮年,打零工不是长久之计。龙秀林先是给他摆了个摊卖鱼,嘴笨的龙先兰做不来。后来,龙秀林想到了养蜜蜂。十八洞村藏在湘西大山深处,山清水秀,花开不断,如果龙先兰能把蜜蜂养成规模,何愁没有收入?

  于是,龙秀林把龙先兰介绍给邻乡的养蜂专业户,还为他购置了蜂箱等设备。由于品质好,龙先兰的蜂蜜每斤价格高达百余元。第一年,他养的4箱蜂就挣了5000多元。尝到甜头的龙先兰接着加油干,2014年获得精准扶贫贷款5万元后,他着手修蜂箱,引进蜂种,扩建蜂场,当年实现纯收入10万元。

  脱贫致富后,龙先兰腰杆硬了,底气足了,精神焕发。2015年的相亲大会上,他与邻村姑娘吴满金牵手成功。婚后,夫妇俩披星戴月地养殖蜜蜂,他们从各自的名字里分别取出一个字,给自家的蜂蜜取名“金兰蜜”,并邀请村里18个贫困户一起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去年合作社纯收入达到40多万元。今年合作社扩大了规模,村民也来蜂场务工,每人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夫妇俩从贫困户变成了致富带头人。

  今年3月,龙先兰和妻子喜得千金,给孩子取名“龙思恩”。吴满金说,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党给我们的,要一辈子感恩。“谁能想到7年间能有这么大的变化。”龙先兰总说,精准扶贫让他脱了贫,成了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十八洞村,“光棍”问题曾是村里大问题。2013年,十八洞村共有一百多户人家,光大龄单身青年就有37个,其中绝大多数是男性。

  十八洞村大龄青年是否脱单,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事。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就特意向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代表询问十八洞村的情况。总书记问得很细:“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

  随着十八洞村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有30名大龄男青年成功脱贫脱单。十八洞村日新月异,泥巴路换成了青石板路、沥青路,一个个扶贫产业逐渐发展起来,成立了旅游公司,建起了黄桃、猕猴桃基地和山泉水厂,村民享受产业分红。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4668元。

  “雨露阳光,润我家乡,饮水思源,自立自强。”这是十八洞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说,十八洞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力打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升级版”,带领全村群众向着全面小康迈进,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生活越来越甜蜜。

【作者:记者 刘瑾 黄晓芳 刘麟】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十八洞村 脱贫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