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 大胆闯自主改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
五月的大地,草木葱茏,生机勃勃。开放的长沙,扬帆启航,乘风破浪。
2020年9月24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以下简称“长沙片区”)挂牌成立。依托这个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的“最高平台”,半年多来,长沙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蹄疾步稳开新局。
“长沙片区始终聚焦再开放,聚力强支点,全力抢抓‘一带一路’开放机遇,大胆探索创新,制度创新蹄疾步稳,发展成果初步涌现,开放之门越开越大。”长沙片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细数着成绩单:2021年1-3月,长沙片区新设企业1582家,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3.53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92.12亿元,同比增长60.1%。
深耕试验田,当好探路者。作为湖南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区,长沙片区全力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正朝着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的目标奋勇前进。
1 制度创新,“创”出发展新动力
自贸试验区肩负“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任,是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3月2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调研长沙片区建设情况,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推进自贸区长沙片区建设,确保半年出经验、一年有成果、两年上台阶、三年达目标。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去年9月24日挂牌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完善顶层设计,理顺体制机制,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新设长沙片区管委会,由分管副市长兼任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市商务局局长兼任主任,30余个市级职能部门、5个垂管单位、5大区块积极参与,全力推进自贸区建设工作,打出了组织保障“组合拳”。
113项改革事项被细化分解为320条具体落实举措,商务、发改、工信、市场监管、金融、物流口岸等30余家市直部门和星沙海关等5个垂管部门全力推动改革工作。五大区块作为承接主体,也陆续出台配套举措。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有了组织保障,全市上下 “一盘棋、一条心”,奋力抢占制度创新先机,推动实施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
一系列改革探索、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在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三关合一”集中作业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邮件、快件、跨境电商包裹集约化通关模式,不仅实现了三大监管模式下的进出口提货、运输、申报、报关、报检、查验等一站式服务,还将全流程缩短了2~5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开药店、开餐馆,过去要跑五六趟办五六个许可登记,今后只要跑一趟拿一张许可证照就可以开业。这是长沙片区挂牌以来,落地实施的首项改革措施——“行业综合许可登记”改革。
颁发全省首张“一业一证”改革许可证;建立全省首个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专窗;成立全国首个地方对非经贸研究机构;中非经贸合作创新示范园一期建成;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投入运营;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在重点国别、重点市场建设海外仓……半年来,长沙片区大力开展首创性、差异化、集成性改革探索,初见成效。
目前,长沙片区113项改革创新事项实施率超过90%,形成改革案例43项,其中“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确权新模式、中非经贸合作新路径等8项拟申报国家级改革案例。
2 实干巧干,“干”出产业新发展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几十个片区,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长沙片区如何“突围”?
国家赋予长沙片区“一基地一中心一先行区一增长极”目标定位,就是希望长沙突出特色,聚力扩大对外开放,聚力加快产业发展。
谋后而定,行且坚毅。
作为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重要载体,高桥区块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一期已建成,目前已有88家重点企业及机构进驻示范园。今年,预计新引进贸易企业和龙头商户200家以上,年度进出口贸易额有望突破150亿元。
上海果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签约入驻企业之一。公司负责人范俊说:“我们看中这里的各项改革便利,尤其是高桥大市场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红利,未来将更多地把非洲的农产品运到湖南,把湖南的产品卖往非洲。”
湖南自贸试验区首个以数字贸易为特色的专业子园区——“黄花数字贸易港”在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开园。首批12个重点项目签约入驻,省内7所高校联袂授牌,携手打造长沙数字贸易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58科创集团董事长吴阔坦言,该项目落地黄花综保区理由只有一个,看好长沙“自贸”的发展潜力。“这里四区政策叠加(自贸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海关特殊监管区),优势独特。目前,项目跨境电商、数字直播、人才培训等板块已基本成型。
由三一集团和长沙经开区联合打造的三一科学城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将围绕要素集聚化、平台国际化、产业高端化、服务便利化,集聚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研发、技术总部中心、科技港、国际社区等一批高端要素,建设成为长沙经开区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高质量推进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标志性项目、功能性平台和改革试点载体。
挂牌以来,长沙片区吸引了大量市场主体和平台项目入驻: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丰树星沙国际食品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浏阳河国际文创基地项目二期……
今年1-3月,长沙片区新设企业1582家,新增金融机构5家,新增企业注册资本31.89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3.53亿元;新签约重大项目25个,总投资330.9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5个。
在自贸试验区战略引领下,今年一季度长沙片区外贸实现进出口总额192.12亿元,同比增长60.1%,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3%,占全省16.7%。
长沙片区建设后劲十足。截至目前,长沙片区在建项目和平台共108个,涵盖智能制造、商贸服务、中非经贸等领域,总投资约533.94亿元。招商引资重点在谈项目及平台48个,总投资约470亿元。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的项目有8个。
同时,长沙片区27个重大功能性平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长沙经开区区块“一城两港两中心”(即三一科学城、国际金融港、国际人才港、国际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基本成型;芙蓉区块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等6大平台特色鲜明;雨花区块围绕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积极推动6大平台建设;临空区块“区港联动”平台初具规模;会展区块围绕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进行深度布局……
起航“十四五”,擘画新蓝图。长沙片区坚持发展优势产业,突出招大引强,优化产业生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3 转变职能,“转”出营商新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也是应对严峻复杂形势、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举措。因此,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放”出活力、“管”出公平公正、“服”出效率,通过制度集成创新,长沙片区努力优化营商环境,给创业者带来更多便利。
周樱来到位于花侯路的长沙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为自己的公司“湖南中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办理营业执照。“一窗受理,一站办结”,一个小时后,她就拿到了长沙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发出的营业执照。“路径更顺畅、程序更通畅、心情更舒畅。”周樱深有感触。
美国人RAHMAN也在服务中心体验了一把“自贸服务,长沙速度”。他是长沙经开区企业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主任工程师,去年10月来到长沙。他在市科技局、市公安局的服务窗口,分别办理延长工作和居留许可证。长沙片区综合服务中心首次实现科技、公安“两窗合一”,简化外籍人才来长沙片区工作、居留手续办理流程,从7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办理老证延期服务只需要十几分钟。
新设的长沙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内,设置了自贸试验区特色和高频事项办理窗口,以便企业和群众少跑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目前已有公安、税务、海关、市监、贸促、科技、人社、商务等8个部门首批入驻办理业务。业务涉及企业开办、证照办理、通关服务等,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服务企业,实现“一站式”办理。
以长沙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引领,五大区块分别设立自贸政务专区,构建“1+5”的立体政务服务体系。从3月30日以来,累计办件量近2000件,实现各区块自贸事项极简审批“全覆盖”。
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集聚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工程。
3月底长沙发布自贸片区人才新政,制定了45条人才政策,包括购房补贴、项目扶持资金、企业引进奖金等多个方面。湖南自贸区用“真金白银”向全球人才发出“招贤令”,诚意满满。5月正式对外受理并兑现政策。
根据《长沙市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长沙明确提出实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建设行动,包括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坚持产业引领发展、深化对非经贸合作、突出联动创新发展等四个方面。五大区块结合自身产业特色,现已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发展、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等领域出台政策21个。
一系列创新理念落地开花,一个更具开放性、更具改革气质的创新高地跃然眼前。制度创新、贴心服务,激发了国内外企业投资热情,吸引了大批人才涌入,长沙的“朋友圈”日渐扩大。
行稳致远,筑梦自贸。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的建设必将取得更大成效,引领长沙真正成为高水平的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引领者”。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