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我的城 | 王洪健:田野上走来“全国创新创业导师”

相链区块链

  田野上走来“全国创新创业导师”

  长沙新农人王洪健在“试验田”里播种绿色梦想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静

  沿着206省道一路向北进入长沙县金井镇,道路两侧的植被郁郁葱葱,四周空气清新。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观佳村的广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同走进了世外桃源,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无处不体现着“生态循环”的理念。

  “我们计划在循环农业示范园基础上,把周边农户纳入进来发展休闲农业,形成一个产学研一体的综合性基地。”王洪健兴奋地向记者介绍公司今年的发展规划。从一个教育工作者到扎根乡野的农民,创业9年的王洪健为了最初的绿色梦想,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生态农业专家。

长沙县广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洪健。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阳 摄

  转行从农,回乡开辟“试验田”

  2011年,王洪健从日本神奈川工科大学毕业,获得计算机和国际贸易专业“双料”硕士。回到家乡长沙后他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一所重点学校负责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工作体面、收入稳定,王洪健过上了很多“80后”向往的生活。

  但在妻子怀孕后,王洪健的世界便发生了改变。“每每看到简单粗暴的农业发展方式导致土壤板结沙化,看到农药化肥滥用导致食品安全隐患,我都心痛不已。”王洪健反复思索着一个问题,家乡已不是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了,如果再不能回归到青山绿水的模样,以后我们能留给子孙的还有什么呢?

  2013年底,王洪健放弃丰厚的年薪,回到家乡金井镇当起了职业农民。“做农业相当于一切从零开始,还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王洪健说,这条生态农业之路上不乏同行人,很多留学回来的年轻人都怀着“绿色梦想”,希望把走出去看到的先进理念和生态技术引回家乡。

  就这样,几名志同道合的“海归”学子一起在金井镇流转了400多亩地,创建长沙县广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这块“试验田”上开启了创业的第一步。

  创业团队中,有9名分别从7个不同的国家留学归来的硕士和博士,但他们当中没有一人是学习农业相关专业的。为了补齐功课,王洪健带着大家到处拜师“学艺”,从最基本的种植养殖知识学起。好在大家的学习能力都很强,团队伙伴们常常一起“头脑风暴”,从经验中提炼理论、建立模型,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赋能传统农耕。

  “我们的理念也非常一致。”在王洪健看来,生态循环农业应该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微生物技术的融合。所以,在创业团队共同打造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普示范园中,所有的化学物品被无情抛弃,所有的有机废弃物被循环利用起来。

  王洪健介绍,整个农庄没有农业废弃物产出,因为所有农业废弃物都能用起来,可以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因为拒绝使用化学肥料,“试验田”里的土壤经过几年时间的改良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特性。“干净有肥力的土壤,是生态农业和食品安全的根本。”而这,正是王洪健转行从农的初心。

  “土地学校”,让生态农业变简单

  基于生态循环农业理念,王洪健和他的创业团队一共打造了以水稻种植为核心的稻鱼共生增产系统、以果树为核心的果蔬家禽种养循环系统等六大生态循环系统。在这六个高度还原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互为补充、和谐共处。

  “在我们的农场里动植物才是生产者,人类都是服务者。”王洪健介绍,生态循环农业就是要让动植物“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

  比如在果蔬家禽种养循环系统中,生产者正是一群勤劳的鸡。这个系统中,种植的是果树和蔬菜,果树主要利用向上空间以及土表以下50厘米深层土壤的养分,蔬菜则主要汲取土表以下20厘米至30厘米土壤的养分;树下散养的鸡则成为除草、除虫害以及施肥的“主力军”。

  “树下养鸡一方面降低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不使用农药化肥的目的。”王洪健说,一亩地实现三维空间的合理利用,实现了效益倍增。不仅如此,在种养循环整个流程中没有农业废弃物产生,全部进入生产循环,一点也不浪费。

  记者在王洪健带领下参观完果蔬家禽种养循环系统往前走,一抬头看见一行白鹭从稻鱼共生的池塘边振翅“上青天”,不禁惊呼。“这几年土壤变好了、水质变好了,很多‘消失’的动物都回来了。”王洪健很是自豪。

  从一开始,王洪健和团队打造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普示范园就不是为了赚钱,这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土地学校”。

  “我们希望把生态循环的理念推广到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王洪健介绍,从示范园全面投入农业生产到2019年,农庄平均每年接待1万多名参观学习的农民和游客,免费学习如何进行生态种养、如何提高亩产效益、如何让农业变得更简单。

  如今,农庄周边农户种植果蔬基本告别了农药、化肥。仅在长沙县,就有30多家农业企业正在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模式。

  这种模式还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州、郴州、怀化等地农村复制推广。在花垣县龙孔村,王洪健引导成立的“桐木寨生态农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基地210亩,稻鱼共生系统、林菜禽系统、林猪系统、林蜂系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成倍的收入。秧代皇、秧代书两兄弟原为精准扶贫户,通过这种方法当年就实现了脱贫,人均年收入突破24000元。

  乡村振兴,青年新农人时刻在线

  受疫情影响,很多农业企业和农民、游客不能到农庄来参观学习,王洪健便思索着如何另辟蹊径,持续服务农民。

  “从精准扶贫到全面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我们作为奋斗在农村一线的青年,必须时刻在线。”王洪健和朋友在长沙县开慧镇上华山村以村企合建模式投资建设了湖南乐享派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华老字号三吉斋合作,主要生产湖南特色糕点。2020年食品加工厂正式建成运营,截至目前平均每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

  上华山村以闲置场地作为村集体经济入股,每年保底收入10万元,此外根据食品加工厂销售额每年分红,销售额越高分红比例越高。同时,工厂带动村上60多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也就是在2019年王洪健被评为湖湘青年人才,并申报了长沙市D类高层次人才。“创业虽然压力很大,但长沙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倍感温暖。”王洪健说,长沙对人才和人才企业的主动服务力度是非常大的。他回想工厂刚起步的时候自己很多事情还不懂,尤其是食品行业上市一款新品的过程非常复杂,但市县两级相关政府部门会主动上门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安全生产指导,企业去政务窗口办事也常常“只跑一趟”就能办好,这让企业顺利闯过了初创期。

  去年,王洪健被评为长沙市二类现代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并升级为长沙市C类高层次人才,这让他备受振奋。

  “唯有撸起袖子努力干,让天更蓝、水更绿,让老百姓更富裕。”今年,王洪健计划将因疫情关闭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普示范园重新做起来,探索更加优化的生态种养模式,继续免费开展技术指导,为农业企业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服务。

  不仅如此,王洪健还规划着在农庄周边建设一条环道,在示范园基础上打造一个休闲农业产学研基地,带动附近村民办民宿、卖土鸡。“新的规划面积将在原来基础上扩大整整一倍,覆盖的农户也将大大增加。”王洪健透露,新规划预计投入近200万元。目前他自己已经投入了一部分,其余部分他正准备申请“优才贷”。

  “优才贷”是长沙针对A、B、C、D类高层次人才及其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可用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及企业初创、成长过程所需。“‘优才贷’在手机APP上就能操作,很方便,而且利率低、周期长,对人才和企业而言是‘真金白银’的支持。”王洪健忍不住对长沙人才服务的贴心点赞。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王洪健和团队的目标就是引导农民共同参与生态循环农业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更加安全的农产品,最终打造一个千亿级农业企业。

  人才政策点击

  《长沙市乡村振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明确,完善乡村产业人才服务支持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被认定的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可通过个人方式申请无抵押、零担保“优才贷”信用贷款,最高可达200万元,以人才创办或控股企业申请的,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同一年度最高可达2000万元。设立长沙市十佳农业领军人才、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十佳农村青年领头雁、十佳返乡创业银发人才资助项目,按相关规定每年评选一次,并给予项目资助。

>>点击了解政策详情

【作者:李静】 【编辑:肖娟】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