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驿”路相逢他们就留在了长沙 | 山水洲城记
“感谢长沙,我想这就是我的理想城!”不久前,顺利入职长沙比亚迪的吴皓发了条朋友圈。“我本来就是冲着比亚迪来的,没想到新青年人才驿站就在比亚迪汽车公司正对面。”吴皓说,于是,在小程序上申请后,第二天早上就收到了审核通过信息。入住后,吴皓开始专心应付面试,“甚至都没有旅途的奔波劳累,走出驿站就能寻找机会。有了住的地方,是很容易让心安定下来的。”
如今在长沙,像吴皓一样受益的青年人才已超过2.3万人次。
每人可入住3次,每年入住不超过2次,每次可住4天3晚,可以申请连住……2020年1月起,为了让外地来长的青年先安顿下来再找工作,长沙先后投入运营了12家新青年人才驿站,为大学生提供4天3晚的免费住宿和一系列就业创业服务。
惟楚有材,何以“于斯为盛”?透过一个个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里的故事,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一
“每天我都走路到单位,一路穿过公园,步行10分钟即可抵达,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对于在北京大学就读博士、这几天来到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实习的王子阳来说,这个位于尖山湖公园旁的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湖南湘江新区站)位置优越。
他热情地邀请橘洲君去房间参观:标准双人间内,一人一张床铺,有独立卫生间、洗衣机,每天还有专门的保洁人员上门打扫卫生。“与其说是省了笔‘真金白银’,不如说是收到了城市的‘诚意请柬’。”王子阳说,他之前搜索过附近位置的快捷酒店,一天最少要200元,这也意味着住一次驿站自己能节省600多元。
“对初次来长沙的学生来说,相当于发了一个大红包,让我们感受到满满的温暖。”老家在山西的他告诉橘洲君,这次来实习就是想来探探路,“我即将博士毕业,早就听说长沙宜居宜业,多项人才政策很实在,所以先来找找感觉。”
“近一个月来,我们的18间房入住率能达到80%,还有不少预约单。”驿站运营负责人周龙强介绍,为了让青年人才更顺利地在长沙“落脚”,他们组建了入住青年微信交流群,实时发送全市各大企业的招聘信息,还定期在驿站开展宣讲活动介绍长沙的人才政策。
临近傍晚,出门面试的年轻人陆续回来了。22岁的江西女生谌欣,笑容阳光、妆容精致。她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约了大学室友一起来长沙,目标岗位是教育机构或互联网公司客服岗。“一共面试了两家单位,第一家就过了,是一个售后客服岗,4000元底薪,有餐补和双休。”谌欣面试通过后,去公司参观了一整天,考察公司的环境后比较满意,决定留在长沙发展。
从“一张床”到“一座城”,这个驿站里藏着一座城市的温情密码。
2月16日是23岁的湖北荆州市小伙刘浩洋免费入住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芙蓉区站)的第三天。此番他来到长沙,是接到了2家企业的面试通知。“来之前,就在网上搜了攻略,知道长沙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免费驿站。”刘浩洋说,从录入个人信息到审核结束,仅用了几分钟时间,15日晚到长沙就办理了入住。
“驿站设在市中心一家宾馆里,住进来后发现条件很好,楼下不远就是迎宾路口地铁站,出行方便。”刘浩洋说自己已经找好了工作,准备留在长沙发展。
二
在这个城市与青年的“共生时代”下,我们在思考到底需要怎样的城市温度?
答案或许就藏在新青年人才驿站00后住客周舟的留言里:“在这里,我找到了理想主义的同温层,也触摸到了城市的诚意。长沙不问我‘能带来什么’,而是关心‘我需要什么’。”
免费住宿:求职路上的 “及时雨”
严清,一位来自湖北荆门的姑娘,大学学习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找工作时,她将目光投向了世界 “媒体艺术之都” 长沙。收到面试邀约的她,却被酒店的价格吓了一跳:“一般的快捷酒店也要两三百元一晚,我要面试好几家公司,粗略算了一下,要住上好几天。” 于是,在社交软件上搜索“长沙找工作”“住宿”等关键词后,映入眼帘的是“新青年人才驿站”“免费住宿”等内容。通过微信小程序申请后,她顺利入住了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马栏山站。
“环境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床单被套枕头书桌一应俱全,完全可以拎包入住。” 严清说。在驿站的日子里,她不仅住得舒适,还顺利找到了在银河酷娱从事新媒体运营的工作。面试结束后,她在驿站周边租了房,如今已在长沙生活了半年,完全适应了这座城市。“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从头再来,我想我应该还会坚持来长沙,因为几乎满足了我对幸福城市的所有想象。”
“我们为每位来长求职青年提供了免费住宿机会,每人可入住3次,且每年不超过2次,每次最多可住4天3晚。”共青团长沙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符合条件的青年都可申请入驻,包括全日制本科或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当年、之前一年和之后两年内(在长高校学生毕业后两年内);户籍地在长沙地区以外(浏阳市、宁乡市户籍可申请)、有意愿到长沙找工作的青年。
完善服务:从 “落脚点” 到 “加油站”
在位于尖山湖公园旁的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湖南湘江新区站)里,明亮整洁的公共区域让人眼前一亮。这里还放置了书架,上面摆满了就业指导资料、城市生活指南以及各类书籍,方便求职者随时查阅。房间里设施齐全,布置温馨,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一次性洗漱用品等一应俱全,驿站管理方还贴心地为求职者配备了免费网络、长沙市人才相关政策解读资料等。
“不仅能享受免费住宿,这里还配套了丰富的服务设施。公共厨房、健身房等,能满足青年在求职期间的生活和娱乐需求。”该驿站负责人周龙强介绍,“我们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创业讲座、求职培训和交流活动。”
站在驿站房间的窗前,他告诉橘洲君,“不远处就是中电软件园和芯城科技园,这些园区里的企业有几千家,求职者在这里能很方便地与用人单位对接。”
橘洲君了解到,驿站基本都选址在交通便利、产业毗邻、青年集聚的地方。如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望城经开区站),选址颇为讲究。这里距望城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不到200米,提供岗位推荐、政策咨询、创业帮扶、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务。驿站周边分布着比亚迪望城工厂、戴卡科技、旺旺食品等园区重点企业,还有专人进行就业指导。
政策引力: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的成功,背后是一揽子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2024年,长沙修订完善青年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等7项人才政策,实施卓越工程师等12个人才项目,全年为4.5万人才发放奖补4.65亿元。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坚持引留结合,创新开展“星梦想 在长沙”大学生毕业季活动,推出全球高校学子长沙行、“你好!面试官”大学生面试实战直通营等“6+N”系列特色专场活动,开展各类促就业活动百余场,达成就业意向1.4万人次。牵头拟定支持大学生来长创业一揽子政策举措,创业培训2万人次,对336个创业项目发放2230万元,认定96家孵化基地。
三
目前,人才争夺战已进入3.0时代,单纯的政策优惠难以形成持久吸引力。当各大城市竞相推出高薪岗位与落户政策时,长沙在人才政策矩阵中嵌入了一枚温暖拼图——四天三晚的免费住宿,用更具象的关怀叩开了青年的心门。
当长三角打出一套“以产引才”的组合拳,当中部省份以“房价洼地”重构人才引力场,当大湾区化国际优势为动能……这场关于人才的博弈,实则指向一个共识:善待青年,就是在为未来蓄力。
用真心办好人才的“关键小事”,以赤诚做好服务的细微文章。这,是人才工作的温度。
完善“人才服务绿卡”制度,推出“优才贷”专属融资产品,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培训班品牌……长沙坚持把人才摆在“C位”,搭建市领导与高层次人才餐叙、人才工作者“联系人才 服务企业 促进发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人才论坛和人才沙龙等交流合作平台,把最好的地块留给人才、把最好的资源倾囊相授、把最暖心的服务送上,以优质精心服务提高人才创新创业、生产生活品质。
建设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人才星港”、国际人才社区,推进人才公寓建设……长沙持续加强人才服务保障,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全方位贴心服务,让人才在长沙“留下来、干得好”。
青年,不只是体力充沛、青春正好,更意味着无限可能。近年来,长沙以利好政策、宜居环境等优势,吸引了大批外地青年奔赴而来。对长沙而言,“青年友好型城市” 不只是愿景,更在变成现实。
你是否也曾入住过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呢?在驿站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快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吧,也给正在求职的小伙伴们一些参考和启发。说不定你的故事,还能成为他人奔赴长沙、逐梦星城的动力!
想知道离你最近的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在哪?点击 “阅读原文”,一键获取驿站地址,为你开启长沙逐梦之旅!
记者/刘攀 刘丹
编辑/尹玮 校读/李乐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