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喜乐会 擦亮马王堆这张文化名片
袁云才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到,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又准时在城乡浮现。据“掌上长沙”5月26日报道,芙蓉区马王堆街道马王堆社区为了增进邻里感情,办起了“端午喜乐会”,居民们参加了包粽子大赛,还背诵《离骚》打擂台。粽子和《离骚》,这有形的和无形的粮食结合在一起,倒也蛮切合马王堆街道的特征。马王堆这个符号,原本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结合的统一体。
先说物质。马王堆靠近浏阳河,以前属于长沙市东郊,称为乡,距市中心约4公里,拥有大片农田,想来自古就物产富饶,是个大粮仓。现在的马王堆街道,则已变成了闹市区,农田不见了,物质文明却更发达。别的不说,光是以“马王堆”命名的市场,如陶瓷市场、汽配市场等,以及已经搬迁的蔬菜批发市场等,就称得上大型的物资集散地,已红火了十多年。
再说文化。一提起马王堆,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大名鼎鼎的马王堆汉墓。其实,马王堆原本叫做“马鞍堆”,就因这里有两个圆而平的土冢,相距20多米,底部相连,远远望去,外形很像马鞍。后来不知咋的,大概因为这“马鞍堆”相传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所以叫来叫去,就成了马王堆。尽管40多年前的考古发掘证实,“马鞍堆”实为汉代家族墓群,但名称早已约定俗成。而在汉墓中发现的两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以及竹简、帛书、漆器、动植物标本等极其珍贵的文物,轰动世界,一下子使马王堆变得举世闻名,见证着这块宝地乃至整个长沙在历史上的文化高度。
今天的马王堆,伴随着长沙的经济发展节奏起舞,焕发出崭新的容颜,现代城市的气息越来越浓厚。在这样快节奏、大步伐的发展气息中,如果还能仔细聆听历史文化的回音,擦亮马王堆这张文化名片,打造特色街区,那无疑能使这个地方更具个性魅力。马王堆社区在此次“端午喜乐会”中,让居民背诵《离骚》打擂台,就是一个很小但很好的尝试。不妨让类似的文化活动,成为街道、社区的一种常态。同时,还可以马王堆汉墓文物为主要元素,融入新时代的特点,规划建设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硬件设施,让文化始终成为马王堆的一个清晰标志,成为居民自觉追求的一种精神食粮,成为八方游客眼中美好的风景。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