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丨多走几步或能“分”景更好

  沐刃

  去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长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到今天四个月了,罚单开了一些,市民认识也有所提高,成效自然是有的。不过,细心的市民也发现,天天在社区及周边看到的分类现状,却似乎不那么令人乐观——或许你发现,小区里那些归类分明的四个垃圾桶,摆放得整整齐齐,往往还在醒目之处,有些却是“腹中空空”,甚至成为了摆设。

  为什么会这样?现状也许不太令人满意,但这些貌似“残酷”的事实,其实在提醒我们,垃圾分类工作,或许需要在立法规范及加大宣传的基础上,再做实一点,多走几步。笔者认为,做优这么几对辩证关系,也许能使得垃圾分类工作达致更好的效果。

  首先,重视前端,也不忽视后端。

  我们要关注市民这个环节的分类,也要多关注“分了之后”。垃圾分类其实是个系统工程,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周期或环节,任何流程出现问题,都会消减实际效果。换句话说,市民投放这个前端的分类再认真、再细致,如果缺乏与其相对应的分类收集、中端清运、末端消化等全流程配套系统,就会形成“隐形梗阻”,从而把前端的较真与努力化为“形式”,而这无疑是遗憾的。

  其次,提示更清晰,让人分而不“累”。

  笔者观察到,自家小区所设的分类垃圾桶上只写着“可回收类、不可回收类”等字样,可居民并不清楚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的,拿在手里的垃圾,犹豫了一下扔进去,但其实不确认自己到底扔对地方没有——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笔者建议,在分类垃圾桶上标注醒目的图案或者文字说明,让大家在扔垃圾的时候能将垃圾轻松准确地分类。

  再者,不能一味靠罚,能否分而“有奖”?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一些小区,收集厨余垃圾可以兑换绿色积分在线购物,坚持分类若干天就能领取米面粮油……这些奖励看似不起眼,却给予了积极分类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相信更能激发市民坚持下去的积极性,促成“主动分类—获得激励—强化分类”的良性循环。

  至于国外的经验,譬如日本上野原市,为鼓励市民减少垃圾和分类处理,对家庭购置电动垃圾桶设立了补助金制度,在一些比较大的新建社区,还制定了垃圾回收奖励制度,回收人员每月统计一次,对将垃圾分类、按时准确投放的居民户,给予250日元至300日元的奖励。


【作者:沐刃】 【编辑:易隽】
关键词:平心而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