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湖湘有约 “湘”当给力

相链区块链

  近日,湖南省出台《关于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留湘来湘 推进年轻人友好省份建设的若干措施》,从五个方面部署了18项具体工作举措,面面俱到,诚意十足,向广大青年人才发出一纸青春邀约,传递出湖南“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和聚人才、兴事业的坚定决心。

  人才作为兴邦之本,成事之基,对地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湖湘之盛,得益于人才之盛。青年人才作为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当前,当下湖南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青年人才的去留更是直接关系到湖南区域竞争力的重塑。湖南大力引才聚才的背后,正是深刻认识到了:青年人才争夺战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新赛道。《若干举措》的出台,旨在激发来湘留湘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持久动力。

  以诚相待,引才聚才。湖南本次出台的政策举措,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四个环节,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方式,着力构建全链条式人才服务体系 ,着力提升青年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从就业与创业的“双轨支撑”,从生活到社保的“双重保障”,覆盖青年人才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在住房保障方面,通过建设青年人才公寓、提供租购房补贴等方式,切实减轻青年人才居住成本。在创新创业方面,全面落实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措施,提供最高100万元的大学生初创启动资金,建立创业失败容错机制,全方位支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在就业服务方面,实施“市场主体聚才”和“公共岗位引才”行动,加大对青年人才招录力度,推动优质岗位向青年人才倾斜。在人才培育方面,进一步完善结对培优制度,加强领导干部与专家人才的联系,了解其所思所想所需。探索建立青年人才“成长导师”制度,推动年轻人更快适应岗位、提升技能。

  以情相系,留人留心。在各地“人才大战”趋于同质化的背景下,湖南另辟蹊径,将政策重心由物质激励转向“情感联结”。“湘才回湘”绿色通道的开通,彰显了湖南招才引智的诚意与决心,成就了湖南与“湘才”的一场双向奔赴。对湘籍青年学历、亲属关系的政策倾斜,强化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同时以“保留身份、对口调配”等柔性引才机制,破除人才回流中的体制藩篱。湖南这种以情感为纽带、制度为保障的引才机制,也为中部地区破解人才外流困境的提供了新范式。

  以梦相引,人尽其才。建设年轻人友好省份,是立足省情的精准定位,也是地域品牌塑造的良好契机。随着湖南特别是长沙市凭借低房价、低生活成本以及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越来越受到年轻人青睐,湖南“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招牌逐渐响亮。自2024年4月省委书记沈晓明提出湖南要建设成对年轻人友好省份以来,湖南一直致力于提高“青和力”,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等平台为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完善政策制度,为青年就业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大力支持青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青年文化交流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湖南不仅是安放身心的港湾,还是创新创业的沃土。

  湖南以青春之名发出的这份邀约,承载着湖湘大地对青年人才的殷切期盼,期待在这场“青春之约”中,湖南能够成年轻人为放飞青春的“秀场”、公平竞争的“赛场”、实现自我抱负的“创业场”。

  (文/云减肥主义)


【作者:】 【编辑:易隽】
关键词:芙蓉国评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