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市建设再添“超级大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 肖日凡 李耀)目前,作为“三干一轨”项目之一的芙蓉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计划10月底实现主线通车。其中上跨环保西路桥梁于7月初率先通车,这主要得益于其采用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发明的“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技术”,不仅缩短施工周期2个月,还节约经济成本500多万元。这一技术目前已在长沙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这一技术的应用是长沙成立城市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建立院士专家咨询机制,助推长沙城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后,长沙城市建设将再添“超级大脑”。16日,长沙举行城市建设专家顾问组聘任仪式,并与院士们进行座谈,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任南琪、孟建民、陈湘生、庄惟敏被聘任为长沙市城市建设专家顾问组专家。

聂建国

任南琪

孟建民

陈湘生。均为王志伟 摄

  院士专家为长沙城建建言献策及技术咨询

  提高城市品质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需要借助院士专家“智囊团”的力量。2019年5月,长沙市政府成立城市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聂建国院士作为首位入站院士,聂建国院士及其团队为长沙重大项目建言献策及技术咨询。市住建局依托工作站,搭建“城建大讲堂”,作为行业领域交流、分享、宣传平台。

  截至目前,工作站已邀请多位院士专家、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及行业学术领头人举办2期“城建大讲堂”、2次行业座谈和15次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全市城建领域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水平,推动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融入长沙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

  “院士们结合先进的建设理念、丰富的工程经验,从城市建设品质、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轨道交通等方面,对长沙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见解和建议,对长沙城建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胜说。

  5位院士被聘为长沙市城市建设专家顾问组专家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城市规划、城市排水、建筑风貌、地下空间等领域科学决策水平,助力长沙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长沙市政府以院士工作站为基础,组建城市建设专家顾问组,引进更多院士为长沙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16日,长沙举行城市建设专家顾问组聘任仪式,并举行座谈会。会议由长沙市住建局、长沙市城市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长沙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长沙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

  聘任仪式上,聂建国、任南琪、孟建民、陈湘生、庄惟敏(此次活动因公无法参加,聘书由聂建国院士代领)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聘为长沙市城市建设专家顾问组专家。顾问组由市住建局负责统筹管理,日常工作由市城科院具体负责。

  专家顾问组将参与长沙城市建设顶层设计、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及设计咨询服务、城建人才培养、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工作,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撑。

  观点集锦

  城市建设应坚持“优生优育”和全过程咨询

  聂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我大学本科就读于湖南大学,因此对长沙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聂建国院士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在长沙市城市建设院士工作站的实践,对长沙城市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城市建设应坚持‘优生优育’。”聂建国说,“优生优育”是指城市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应加强前期论证,邀请多领域资深专家反复论证,达到高标准、高性能、高效率的目的,践行新时代“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适当控制建设投资,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同时,项目建设应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市政府应在体制机制上给予职能部门和建设平台更多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中国工程院的社会责任就是要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城市建设是重要方向。”聂院士高度肯定了长沙先进科学技术与城市建设融合的做法,这给院士专家更多学习、创新和实践的机会。

  如他本人与长沙市开展的技术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芙蓉路快速化改造中对11座桥梁(含9座涉铁桥梁)的设计优化,节约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长沙市留置场所升级改造项目优化采用大跨组合结构技术,屋盖结构梁高降低1.62米,结构更美观、空间更高效等。他希望长沙充分发挥这种制度优势,引进更多院士专家,为长沙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做好数字化顶层设计 重视管网修复

  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近几年长沙城市发展非常好,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老百姓幸福指数高。”任南琪院士充分肯定了长沙城市建设。他指出,长沙雨水丰富,属于典型丘陵地区,与其他城市一样存在内涝、环境污染等现象。怎样有效防止城市内涝,做好污染治理,建设好水生态文明?任院士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做好数字化顶层设计。通过数字化,建立基础设施现状、自然资源现状及竖向情况等数据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合海绵城市和黑臭水体治理,开展顶层数字化规划设计,实现水污染防治系统化,保障治理效果,避免投资浪费。

  二是重视地下管网修复。“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南方地区包括长沙普遍存在地下水渗透现象,污水进厂浓度偏低,污水处理量与实际产生污水不对等,污水哪里去了?他指出,优质的管网能够高效防止地下水的渗透,应加大地下管网排查和修复力度。

  三是合理制定标准。目前部分城市存在盲目提高标准,造成建设投入浪费,长沙市应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贯彻落实“绿色、生态、自然”的思想理念,以消除黑臭水体为基础,科学制定符合城市发展实际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排放标准和城市自然水体河道水质断面标准。

  希望“总设计师制”能运用到长沙重点片区中

  孟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雄安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长沙城市建设的形象和环境品质正在不断提升。”这是孟建民院士对长沙的直观感受。在他看来,长沙非常重视学习先进城市经验,他希望把自己在深圳的实践经验分享运用到长沙城市建设中来。

  孟建民院士介绍,现在深圳在全市17个重点区域推行“城市总设计师制”,住建部非常关注和重视,正在重点推广。“城市总设计师制”与传统城市设计不同,过去城市设计是做一套设计文本然后对照着做,而“城市总设计师制”是城市设计的升级版管理模式,它是动态的、全过程的、跟进式的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复杂问题。通过总设计师的动态协同,更精准、更高效地应对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是传统与现代城市设计管理与实践之间的主要差别,他希望“总设计师制”能运用到长沙的重点片区中。

  同时,孟院士作为技术牵头人,带领团队积极创新,在智慧建筑、无障碍规划设计、装配式建筑、装配式车库等方面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围绕“厕所革命”,研发出原创性的室内移动卫生间,可以灵活使用的室内空间,实现处理后零排放,这对应对人流集中排长队问题非常必要和有效,可以广泛应用到城市公园、地铁和公交站等场所,他希望在技术创新运用方面能与长沙开展技术分享和交流。

  在长沙城市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地上地下

  陈湘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和技术委员会主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

  陈湘生院士认为,长沙市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中走在了时代前列。同时结合他在深圳的工程经验和对长沙项目情况的了解及指导,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长沙市开展城市空间规划时率先考虑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一体化规划。他认为地面“摊大饼”的时代已过去,在长沙已有成功的经验上,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合理、更高效、更精细地利用地下空间,留更多的地面空间给生态和传统文化建设,让人民有更多的幸福获得感。

  二是打造数字化和智能化建造平台。他指出长沙市应利用装配式建筑优势,以科研院所为依托,结合长沙市实际情况和人民需求,打造基于轻量化BIM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造平台,使长沙市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三是轨道交通建设应统筹考虑沿线与城市空间、生态环境、居民需求协同的土地资源立体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建效能最大化的城市轨道交通。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或分步实施的原则,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同时按需求开展沿线城市空间更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四是提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建设环境友好和集约型城市。合理、高效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无固废城市。例如,地铁盾构建设中产生的泥浆和沙土,采用原位处理,再进行统一的资源化集中利用等。

【作者:陈焕明 肖日凡 李耀】 【编辑:谌程】
关键词:长沙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