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融合“黑科技” 文琴取得技术突破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文琴运用了最新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与数字建模技术,进行了文琴共鸣腔的振动分析。”还记得由长沙音乐家发明的文琴吗?最近,文琴又有新动向,今日,文正球向记者介绍,他和团队将这一民族乐器与“黑科技”相结合,完成了技术革新。
文琴是文正球于2002年发明的一种中国新型乐器,融二胡、古筝、三弦、箜篌等中国古典民族乐器于一体,形成的高、中、低、倍低音系列民族乐器,先后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11项,荣获中国乐器发明大奖、第十届维也纳器乐节金奖。
自发明以来,文正球一直在发声效果、面板设计等细节上精益求精。“过去为了测试发声效果我们要采取‘土办法’,在面板上撒上沙子。根据沙子震落的多少,来调整面板的厚薄,改善面板的振动。”文正球说道:“现在引入了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乐器面板的三维模型,模拟其振动特性,通过数字化分析,优化文琴面板的厚度和衬条,音樑等材料的分布,从而达到提升文琴的最佳声学性能和演奏体验。根据面板振动效果在面板各处显示不同颜色,振动效果也就一目了然。”记者从分析图上看到,文琴面板各处标记有绿色、蓝色、黄色、红色等不同颜色,颜色深浅与冷暖色调,明显地显示了声音振动的强弱,代替了以往铺沙子的“土办法”。分析显示,文琴谐音数量非常丰富,各谐音之前峰值成常态分布。文正球的团队也根据分析数据对文琴进行了调整,原本由两根弦夹弓式拉弦变成了四根线的水平拉弦,音域拓宽,和弦动听,发声位置也设置在了“黄金分割”之处。
“现在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作为音乐家也要与时俱进。”他表示,后续团队还会利用大热的DEEP SEEK等AI技术,引入到乐曲创作、演奏提高等方面。
作为民族乐器,文琴深受国内外乐迷青睐,文琴的声音走向全国,响遍世界,先后受邀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展演,还被世界最大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入选中华乐器大典。现在,文正球又在策划筹备长沙文琴博物馆,也希望文琴能成为长沙的代表乐器,像火宫殿臭豆腐、文和友小龙虾、茶颜悦色一样,成为长沙的一大文化品牌。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