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遇上“熊孩子”
春节假期,各地博物馆人流如织,家长希望带孩子进博物馆汲取人文知识,孩子畅想着到博物馆中“考古寻宝”。同时,“打卡”博物馆也是许多中小学校布置的寒假课外活动任务。
然而,在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评论区,跑跳大叫、追逐打闹的孩子成为观众吐槽最多的对象:“‘熊孩子’是我逛博物馆的克星”“一些‘熊孩子’和‘熊家长’仿佛在逛菜市场”……春节假期,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博物馆,采访了部分专家,解读为何一些孩子进入博物馆就成了公众眼中的“熊孩子”,并探析疏解之道。
1.工作人员紧盯“熊孩子”
想要预约热门博物馆,首先要拼的就是“手速”。春节前后,记者尝试预约北京一家博物馆的门票,该馆可预约3天内的门票,每天11点更新预约信息,10分钟左右余票数量归零。许多博物馆需要提前两天或以上的时间预约,历史、自然、科技等类别的博物馆尤其受到孩子的青睐。
春节假期,记者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一早门口就排上了长队,防疫、安检流程井然有序。春节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25项大展,既可透过复原人像上的霓裳羽衣了解中国古代服饰变化及穿搭潮流,又可在中国古代乐器展中聆听古乐声声。身着汉服的青年和小朋友穿梭在这些展览之间,颇有时空交错之感。
博物馆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举动。在展览区域,一位老人刚从包里掏出小孩要吃的零食,就被工作人员“盯上”并及时劝阻。老人面露惭色,安抚孩子“出去再吃吧”。另一边,工作人员劝阻两个小朋友不要坐在台阶上,但孩子刚走出工作人员视线,就又追逐起来。
在首都博物馆,古代佛像艺术、古代瓷器艺术、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等正进行展览。记者坐在展厅中间的长椅上休息,一位工作人员手拿着“请保持安静”的牌子,目光来回扫视,10分钟内就发现了两个“目标”:一个小男孩对金光闪闪的佛像充满兴趣,情不自禁地把手伸向玻璃框,工作人员快步上前提醒小朋友移开手,“小心细菌”;一个孩子席地而坐,工作人员打量着周围,问“这是谁家的小朋友”。
事实上,“熊孩子”也让家长颇为头疼。在北京鲁迅博物馆,有家长眼疾手快,拦下了孩子欲伸向木版画的小脚;有家长进馆后就指着“请保持安静,请勿大声喧哗、打闹,展厅内请勿饮食”的牌子,给孩子“打预防针”。
中国古动物馆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深受青少年喜爱,每年寒暑假参观人数众多。据中国古动物馆展教部工作人员介绍,儿童在参观中跑闹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博物馆触摸展品等行为不可避免。孩子跑闹,家长一般会阻止,家长不阻止的话,工作人员就会介入。同时,馆里安排了工作人员和学校志愿者进行参观引导,馆中也设置了一些卡通提醒标语。文明参观需要博物馆和家长共同努力,该馆工作人员表示,不能完全靠博物馆引导孩子,家长在参观前要提前告知孩子将学到哪些知识,参观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中国古动物馆连续几年开展“博物馆奇妙夜”研学活动,陪同孩子夜宿博物馆的家长都惊叹孩子旺盛的精力。该馆工作人员表示,“博物馆奇妙夜”研学活动有专门的老师带领孩子统一行动,这样能更好地维持活动秩序。
受疫情影响,许多博物馆暂停了团体预约、研学活动,但家庭相约亲子游、老师带队参观的小型队伍并不罕见。记者在一家博物馆看到,一位老师带着五六个孩子正在文物旁为孩子们讲解,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拿出笔记本做笔记,老师不时地维持秩序,提醒学生们“小点声”。
2. 孩子何以成为“熊孩子”
每到人流量剧增的寒暑假,“吵闹”成为许多参观者反映的问题。记者在点评网站查看北京一家博物馆页面下的评论区,一位网友表示,“很多设施写着‘请勿攀爬’,但是上面爬满了孩子”;另一位网友因为馆内小孩子太多、环境嘈杂,表示“最近不想看到小孩子,头都要炸了”。
在讨伐“熊孩子”的同时,“有‘熊孩子’就有‘熊父母’”也被认为是导致“熊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2019年,一张广东省博物馆观众留言本页面的照片让“熊父母”走上了风口浪尖。有人留言质疑博物馆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质问“不是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
四川博物院2020年曾经发起“最不能忍的博物馆参观不文明现象”投票,其中“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位于榜首。网友评论,小孩追逐打闹简直太烦了,本来安安静静地看文物,突然被喧闹声打扰,还有些家长竟不以为然。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博物馆不是游乐园,孩子们跑跳嬉闹甚至发生破坏展品的行为,源于儿童缺乏博物馆礼仪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也有评论者反对为儿童轻易贴上“熊孩子”的标签,他们认为,博物馆里的“熊孩子”只是个别现象,提倡“俯身倾听孩子的声音”“博物馆的布展要更强调参与性、互动性”。
孩子进入博物馆何以成为“熊孩子”?在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尹凯看来,这背后也透露着公共意识的觉醒。“最近几年,当孩子出现在任何公共场所,且行为举止有不当之处时就会引起声讨。这与我们的传统思想是不一样的,我记得我一直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和小孩子一般见识。我想这不仅与中国社会的个体意识增强有关,而且与进入公共空间的资格有关,那就是要安静、克制、礼貌、理性,这不禁让人想起西方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对‘熊孩子’的称谓是一个社会转型的问题,而不是单纯把矛头指向儿童。”尹凯说。
3. 引导儿童养成博物馆参观礼仪
博物馆集纳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承载着重要的教育职能,少年儿童走进博物馆求知亦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相对于吐槽狂欢和将“熊孩子”与“博物馆”对立,寻求引导儿童进入博物馆文明参观的疏导之策才是关键。
广东省博物馆观众留言本上的留言在网络上引发舆论后,馆方及时回应:“遵循相关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博物馆礼仪要从娃娃抓起。”广东省博物馆因势利导,通过参观礼仪视频为孩子们科普博物馆参观礼仪,并积极与各博物馆微博账号互动,共同规范博物馆参观礼仪。2021年春节假期,广东省博物馆又在微博发布了相关视频,科普“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号召公众“拒绝成为‘熊孩子’”。
前几年,两位小观众在上海玻璃博物馆追逐打闹、翻越围栏,撞坏了估价45万元的“玻璃城堡”。馆方认为,孩子绝不是潜藏的破坏者,通过引导,他们也可以是博物馆的守护者。为此,上海玻璃博物馆推出“儿童礼仪工作坊”活动。谈及初衷,馆方对记者表示,他们希望将“礼仪工作坊”设计成一款闯关游戏《守护者联盟》,让小朋友独立参与,在游戏中学习参观博物馆的文明礼仪和展品保护的一些基本知识。他们认为,博物馆作为公共机构有教育职责,只有让孩子知道展品背后的故事,与博物馆工作者共同维护展品,才会发自内心地理解参观要求的必要性,并主动遵守甚至将这份知识传递给其他人。2021年寒假期间,上海玻璃博物馆推出了“礼仪工作坊”3.0升级版活动。
在对儿童参观引导上,除了在展厅内设置标识系统,上海玻璃博物馆还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提示文明参观。几年前,两个小朋友在参观时导致展示作品《天使在等待》受损,该作品后来改名为《折》。馆方表示,这件展品在博物馆展厅的必经动线上展出,配合当初遭到损毁时的监控视频和一段艺术家听闻作品“折翼”后的感言,当亲眼目睹艺术品遭到劫难后的场景时,人们会有一种共情感受,以此提醒每一位参观者。
上海玻璃博物馆也为孩子提供了安全地释放天性的空间。据上海玻璃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以孩子的视角和尺度来陈列展示艺术品,户外游乐场里的跑道、滑梯和玩具车,也给了孩子们释放精力的出口。
尹凯认为,按照新博物馆学的一些观点,博物馆不再是一个沉默的、高雅的殿堂,观众可以在里面自由地探索、交谈和对话。因此,对21世纪的博物馆来说,尽量接纳更多的、多样的观众,并鼓励他们在博物馆中发现自己、形成自己的爱好,也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走向。让儿童进入博物馆不是说走进博物馆,而是要建立相应的儿童观众的活动区域、制作儿童观众的展览,也就是所谓的儿童博物馆或博物馆的儿童专区。如果将博物馆欢迎儿童观众等同于单纯地让孩子进入博物馆,那就会导致一些问题。因此,这是一个博物馆如何去解决儿童观众的问题。博物馆如何去做,不仅关系到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而且对其他公共空间内儿童问题的解决也有借鉴意义。
(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 张影)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