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这些事可以养生,但别这么做……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陈双)今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纪念屈原之说,几乎妇孺皆知。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端午节自古以来是民间一年一度的“卫生防疫节”和“医药保健节”。人们吃粽子、悬挂艾叶菖蒲、戴香囊、驱“五毒”……这些自古流传的习俗也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粽子不可贪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绍贵教授介绍,端午节处于芒种和夏至之间,由于时近盛夏,湿热郁蒸,蚊蝇滋生,百虫活跃,故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特别重视此段时节的疾病防疫和健康养生。
粽子是端午节传统食物。粽叶多使用芦苇叶、竹叶、荷叶等,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中医学认为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等作用。就粽子的配料而言,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
提醒:食用粽子时也应有所节制,进食过多会不利于消化,阻碍脾胃的升降之性,导致便秘、腹胀等症状,糖尿病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香囊虽好也有禁忌
端午时节,空气潮湿,在门前悬挂艾草和菖蒲,芳香清新,能袪毒气、除污浊。
艾叶,作为民间的“避邪宝器”和药用的历史极为悠久,《诗经》即有采艾的记载,用艾煎汤熏洗、沐浴,用艾烟熏进行空气消毒。艾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凝止血、抗哮喘、抗过敏、镇咳、祛痰、抗炎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药理作用。
端午时间,民间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佩戴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
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香囊里的中草药浓郁的香味散发,这些芳香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兴奋神经系统,不断刺激机体调节免疫系统,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同时,中药的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病毒和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从而起到驱邪避瘟的作用。
提醒:香囊虽好也有禁忌,例如哮喘、过敏体质、孕妇等几类人群应禁用,使用后若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不要自制雄黄酒
从古时起,百姓就有“端午到,五毒醒”的说法。何为“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为避“五毒”,雄黄常用作解毒剂、杀虫药,喷洒在床下、墙角等阴暗地方,以避毒虫危害。端午节还有饮雄黄酒风俗。
提醒:现代认为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有大毒,加热后会产生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雄黄中毒后发病迅速,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重则尿血、血水便、发热、烦躁,甚则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有关部门已将其列为毒性中药进行管理。生活中,人们不仅不能自制雄黄酒,就是含有雄黄的药品,也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记不能乱用。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