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月经调养,泡脚里的中医智慧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8日讯(通讯员 易成功)春风拂面,万物复苏,但不少女性却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遭遇了月经不调的困扰。对于频频发作的月经推迟、出血量少、痛经等问题,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妇科雷磊教授传授了春季月经保养的泡脚养生之道。
阳气不足可能引发月经不调
春属木,具有升发的特点。随着春季的到来,人体阳气由藏变为发,气血逐渐增长。然而,如果阳气不足,跟不上外界阳气升发的步伐,就会出现长时间乏力、嗜睡、手脚冰凉等症状。对于女性而言,这种阳气不足还可能引发月经不调。
初春时节,不少女性发现月经总是迟到,经量逐渐减少,颜色发黑,伴有血块和小腹疼痛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春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人体阳气不足,湿邪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经血不行,从而引发月经问题。
气滞血瘀可能造成结节、息肉
刚入春,特别是雨水节气前后,大自然冰雪融化,降水增多,环境中的湿气容易加重。此时,如果脾阳不足,就无法有效运化水湿,导致湿气内滞。湿气内外相和,反过来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进一步加重湿邪的困扰。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日久,营养摄入不足,脏腑功能退化,气血生化无源。对女性而言,这会导致月经量越来越少,甚至提前闭经等问题。此外,气滞血瘀或寒凝血滞还可能造成结节、息肉等健康隐患。
泡脚调养温煦内脏
面对春季月经问题,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妇科雷磊教授推荐通过泡脚来调养身体。中医认为,“足乃精气之根”,通过适当的水温和浮力、表压力以及水中微粒运动导致的摩擦,刺激足部相关穴位及神经末梢,可以激发经络的调控作用,从而温煦内脏,补充阳气。
对于不同类型的月经问题,泡脚时可以添加不同的植物草本以达到对症调养的效果:
1.气滞血瘀型:月经推迟、常生闷气的女性,可在泡脚时添加适量川芎。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2.寒凝血滞型:经期腹痛、四肢畏寒的女性,可在泡脚时添加适量干姜。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作用。
3.湿气阻碍脾阳型:湿气重、脾阳不足的女性,可在泡脚时添加适量艾草。艾叶是纯阳之草,性温味辛苦,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的功效。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妇科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来辨证开方,个性化的足浴包能助力泡脚效果事半功倍。
泡脚时,水位建议与脚踝平齐,水温建议保持在40℃到43℃,但由于个体体质存在差异,泡脚时应将水温控制在人体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以避免造成皮肤烫伤。此外,泡脚并非治疗方法,如果发现月经不调等健康问题,还是要先就医检查,根据医嘱辨证用药治疗。等症状缓解后,再通过泡脚等养生方法来增强体质。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