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菇勇者”!民间辨别偏方不可信,湖南常见7种毒蘑菇一文了解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罗黎 凌子静)随着夏季来临,雨水充沛,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毒蘑菇中毒事件也迎来高发期。数据显示,2024年,湖南省内共发生181起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521人发病,2人不幸离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徐寅提醒,毒蘑菇没有“解药”,掌握预防与急救知识,才是守护生命的关键。
湖南毒蘑菇种类超100种,尚无特效疗法
我国目前已发现并报道的毒蘑菇约480种,而湖南毒蘑菇种类超100种,毒素成分复杂,中毒症状多样,中毒潜伏期短至10分钟,长至24小时,且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发病急、死亡率高。
在湖南,主要的毒蘑菇中毒症状类型可分为5种:
第一,急性肝损害。一般在进食后6至12小时发病,明显表现出潜伏期、急性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四个阶段。其中,80%以上的中毒死亡是由鹅膏菌属中的种类所引起,如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淡红鹅膏等。
第二,急性肾衰竭。通常在进食后8至12小时发病,1至4天内出现肝肾损害,肝转氨酶升高至正常上限的15倍,肾功能损害表现为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约25%的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恢复需要3周左右。
第三,胃肠炎。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一般在食用后15分钟至2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严重时可能出现肌肉痉挛、循环障碍或者电解质流失,不过胃肠炎症状一般8至12小时后自发消退。
第四,神经精神紊乱。食用后10至30分钟迅速出现症状,含毒蕈碱的蘑菇会导致多涎、流泪、出汗、腹痛、腹泻等,还伴有心搏过缓、瞳孔缩小,甚至出现幻觉。
第五,横纹肌溶解。食用后10至60分钟内症状显现。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24小时后全身乏力加剧,肌肉剧痛、腰背痛,出现血尿或酱油色尿液,严重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剧毒蘑菇煮沸2小时并晒干,毒性反而提升3至5倍
“预防中毒首先要做到不采不食,不买不卖。”徐寅介绍,不要随意采摘山野间的野生蘑菇,不购买路边摊贩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对不认识的品种也切勿轻易尝试。从源头上杜绝风险,是预防中毒的根本。
同时,不要轻信民间辨别方法。颜色鲜艳才有毒?生长环境脏才安全?银器验毒靠谱?这些说法统统错误。如我国的剧毒蘑菇鹅膏毒肽煮沸2小时,晒干后,毒性反而提升3至5倍。目前没有简单有效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切勿偏听偏信。
误食毒蘑菇如何自救?
立即呼叫救护车。一旦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专业医疗人员,说明“野生蘑菇中毒”及食用时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
及时科学催吐。在等待救护车期间,用布包裹手指刺激咽部催吐,减少毒素吸收。但孕妇或昏迷者禁止催吐,以免窒息。
保存毒菇样本。保留剩余蘑菇或拍摄毒蘑菇清晰照片,为医生判断毒素类型、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
同行人员检查。所有一同食用蘑菇者,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需立即前往医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这7种蘑菇含有剧毒
野生蘑菇的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千变万化。以下是几种湖南省常见的致命毒蘑菇,含有剧毒,不可食用:
灰花纹鹅膏
裂皮鹅膏
假淡红鹅膏
条盖盔孢伞
肉褐鳞环柄菇
苏梅岛裸盖菇
冠状环柄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