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找人!湖南试点实施“免申直享”慢特病门诊待遇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邓亨瑜 杨明)“以往申请门诊慢特病待遇要准备很多材料,还要跑好几个部门,如果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要求,可能还得来回折腾。这次竟然没有主动申请就开通了术后特门待遇。”做完手术不久的马先生告诉记者,“医保改革真是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记者今日从湖南省医保局获悉,该局全面推行惠民提效28项举措。其中“冠心病PCI术后”门诊慢特病待遇“免申即享”服务日前已在省本级试点实施,马先生成为这一举措落地后的首位受益者。各项惠民提效举措也将为参保居民带来医保服务的便捷与温暖。
据介绍,5月19日,马先生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接受了“冠心病PCI术”,并在手术中植入了3枚支架。病情好转后,马先生于5月27日出院,并于5月30日办理结算。在办理出院结算当天,他收到了一条来自湖南省医保局的短信:“由于您满足冠心病PCI术后特门待遇免申即享的条件,现已经为您申请冠心病PCI术后特门待遇,有效期2025-06-01至2028-05-31”。
住院期间,马先生所有的心思都在治疗上,对出院后的医保报销事宜了解甚少,更未主动申请门诊慢特病待遇。他没想到,在办理出院结算当天,就收到了湖南省医保局的提醒短信。
马先生的切身感受,正是湖南省医保局深耕“湘医保·心服务”改革,创新升级门诊慢特病服务模式的鲜活注脚。
自2025年5月30日起,湖南省医保局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门诊慢特病待遇评定流程。通过医保结算系统的大数据提取与筛选,精准锁定符合条件的参保群众。系统会自动提取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联网结算的就诊记录,凡诊断明确且符合“冠心病PCI术后”认定标准的患者,无需再提交繁琐的申请材料,无需漫长的等待审核,系统自动匹配录入,使其第一时间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并及时以短信形式告知参保人待遇享受结果。
这种“零材料”“零时限”“零跑腿”的创新服务模式,打破了以往门诊慢特病待遇申请环节多、时限长的困境。过去,患者需出院后,先到病案室打印病历资料,再由定点医疗机构填写门诊慢特病申请表,经医疗机构初审合格后报送医保局,医保局再组织专家复核,整个流程耗时费力。而现在,依托医保结算系统中的就医住院信息,精准锚定规范化诊断名称、医疗服务项目中手术目录编码以及耗材目录编码中的支架编码等关键信息,参保患者在出院结算时,系统即可自动完成门诊慢特病待遇的认定与录入,真正实现了“待遇找人”的高效服务转变。
同时,自2024年3月起,湖南省医保局依托“湘医保”APP,已成功实现了31个门诊慢特病待遇的无资料线上延期办理。参保人只需动动手指,在APP上简单操作,就能轻松完成门诊慢特病延期等业务,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医保服务就能“触手可及”,真正实现“指尖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