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场馆 既有颜值又具智慧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26日讯 据人民日报消息 北京冬奥会分为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共使用39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
冰丝带、雪如意、雪飞天……北京冬奥会尚未开幕,那些既有高颜值又充满智慧的冬奥场馆已经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一座场馆多种温度
国家速滑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将举行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共产生14枚金牌。
冷,这是许多人现场观看冰上项目的体会,国家速滑馆却能让你在欣赏“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保持温暖。
“通过智慧管理,国家速滑馆成功实现气温分层。”国家速滑馆设计总负责人郑方介绍,冰场、看台等不同区域设置了数千个传感器,能实时监测不同位置的温度和湿度,信息反馈到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空调机、除湿机和制冰机,从而达到不同区域温度的精准控制。
冰面温度大约为零下8摄氏度,确保冰面质量稳定;冰上1.5米左右的温度达10摄氏度左右,保证运动员体温体感,有利于创造最佳运动成绩;观众席温度约16摄氏度,营造舒适的观赛环境。
篮球场下藏着冰
对于篮球和音乐爱好者来说,五棵松体育中心是一个好去处:这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比赛场馆、北京首钢男篮主场,还是中国流行音乐的标志性场馆,每年承接体育比赛和演艺活动80余场,接待观众约150万人次,场地利用率高达70%,成为最具商业价值的奥运遗产之一。
北京冬奥会赛时,五棵松体育中心将承担女子冰球和男子冰球部分比赛。通过改造,这座“双奥场馆”6小时内可实现“冰篮转换”。
“冰篮转换”如何实现?首先将冰面两边的冰坝、界墙、挡板等拆除,在冰面铺上一层“冰被”,这样既能保护冰面还能防潮。随后覆盖一层灰色“地毯”,再搭上地板和篮球架等。
“篮球运动员压根感觉不到地板下面还‘藏’着一块冰面。”华熙国际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王淑侠说。
此外,五棵松体育中心创造性地利用冰坝技术,将原有尺寸为30米×60米的冰场改为适应北京冬奥会要求的26米×60米冰场。改造完成后,场馆可以按需切换,拥有30米×60米和26米×60米两种尺寸的可转换冰场,成为能承办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三项赛事的通用型场馆,这在国内尚属首家。
泳池之上架设冰壶赛道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承担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水上比赛项目。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这里将承办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项目。场馆在2019年首次完成游泳池与冰场的转换,成为世界首座完成“水冰转换”的场馆,实现了“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华丽转身。
在游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首先要把泳池里的水抽干,然后在泳池内搭设可转换架体。
早在2017年,中建一局施工团队便配合国家游泳中心、国内外专家进行了相关试验,最终选择了目前钢结构加轻质混凝土预制板结构体系。在泳池里“搭架子”看似简单,但这套冰场可转换钢结构的设计考量和安装精度十分精密。如何保证冰面在稳定牢固的同时,还能达到冬奥会比赛要求?秘密就藏在支撑冰面的可转换钢结构中。它由2600根3米高、2米长的薄壁H型钢搭建而成,每根梁柱装有柱脚,每个连接点装有可拆卸高强度螺丝,确保钢架坚固结实。架体搭设完毕后,施工团队进行了荷载试验,最终试验结果显示,每平方米增加1吨的荷载,钢结构的最大形变仅有1.6毫米,符合3毫米以内的设计要求。
作为支撑冰面“骨架”的一部分,制冰基础层施工也十分重要。首先要在混凝土预制板面上铺一层PE膜,然后再铺两层挤塑保温板,保温板之上再铺一层PE膜和抗滑移层,最上一层便是制冰管架。
北京国资公司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后,将具备冰上赛事、水上赛事及大型商业活动的承办条件。赛后,春夏秋三个季节将成为“水立方”,用于水上运动;冬季则变身为“冰立方”,用于开展冰上运动。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