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对疾病的态度有哪些类型?
老年人对疾病的态度有哪些类型?
当人步入老年后,社会角色发生重要改变,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会发生明显变化。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力感,也会相应引发一系列心理特征的出现:固执、孤独、自卑、落寞、返童、怀旧等。
每个老年人对于病情的反应亦不尽相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除与个体的主观因素有关外,也还取决于疾病发展的严重程度以及发展阶段治疗的特点和心理治疗的水平。由于病人个体的特征不同而存在着对疾病的不同态度,老年人对疾病可以按其个性特点被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虚弱抑郁类型的病人最大的特点是时刻想着自己是病人,情绪低落、愁眉不展,看到健康人之间谈笑和生活上互相关心时他们会生气。这类病人总是述说身体不适,千方百计以此引起周围人们对自己的关注。
2. 精神衰弱型的病人对疾病充满不安和恐惧,坚信自己的处境极坏并等待一切严重的后果。他们到处打听,找一个医生又一个医生,不管别人怎样劝解,经常会对照自己亲人或熟人曾有的症状,以为自己也害了类似的病。
3.疑病型的病人对于疾病的不安和怀疑情绪极少,他们更多的是坚信自己有病,这类病人的主诉有时十分逼真,把从健康杂志或书报上看到的症状想象成自己的症状对号入座。
4.歇斯底里型的病人最大的特点是极力夸大自己的病情。这类病人要求他人对自己要百般照顾,他们总是埋怨周围人对自己关心照顾不周,对自己的病痛同情不够。在医院里,他们总要指责医护人员冷漠。当医护人员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之后,又往往造成他们对某个医护人员的依赖和盲目崇拜。
5.漠不关心型的病人对自己的健康毫不关心,否认自己有病,拒绝对自己体检和实施医疗措施
因此,医护人员针对老年患者的上述不同特点、不同个性、文化差异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患者和家属都要尊重。
>>我要举报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