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 “钢轨医生”:用责任守护高铁安全线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通讯员 孙庆 向奕帆)春运期间,当列车都入库修整后,有一群“医生”却活跃在铁轨上,不过他们的“患者”不是人,而是火车钢轨。

“说白了,钢轨探伤就是给钢轨做‘体检’。只不过医院的B超是给人看病,我们的‘B超’是给钢轨看‘病’。”1月23日凌晨,长沙高铁工务段长沙南沪昆探伤工区8名职工在长沙南站进行钢轨探伤作业,工长张伟力这么告诉记者。

当天是南方“小年”,也是春节前最后一个“天窗点”。张伟力告诉记者,长沙南沪昆探伤工区管辖沪昆高铁以及长沙南站联络线88公里线路设备,包括56组道岔。工区有10名职工,年纪最大的45岁,最小的24岁。他们的工作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为钢轨“问诊把脉”,常被人称为“钢轨B超师”。

长沙南沪昆探伤工区副工长胡景推着钢轨探伤仪检查道岔。 均为 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通讯员 孙庆 向奕帆 摄

1月23日0时20分,工人们检查探伤仪器各项参数,调试各类数据,确保每台设备都能精准“诊疗”。“天窗命令”一到,大家按各自的分工抬着仪器向作业现场走去。

他们当晚的任务是18组道岔和7处钢轨探伤检查,通过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和手工检查仪相结合的方式,找出病灶点。

超声波探伤仪在钢轨上缓慢移动,发出的滴滴声在夜空中响起。一台仪器有6个探头分9个角度发射超声波,每个探头都有自己的音调。从这些“音调”中判断钢轨是否有伤损,是钢轨B超师们的绝技。

突然,工区副工长胡景推着的仪器发出杂乱的“滴滴滴”声音,他们立即拉着仪器后退几步,在报警范围反复推行,并俯身趴在钢轨上,用小镜子检查钢轨底部情况利用仪器反复检测,对照着图形的变化,直至最终确认了并无伤损,才松了口气。

胡景蹲下检查钢轨探伤仪探头与钢轨耦合情况

“探伤是个精细活,容不得半点马虎。”青年职工易滔正拿着不同型号的探头,对钢轨焊缝进行探伤,眼睛始终盯着仪器屏幕,观察波形变化,判断钢轨隐疾。焊缝伤损往往不易发现,易滔在“三段六区八扫查法”检测方式上,增加“一定、二看、三拍、四多”工法,这是张伟力带着青年业务骨干总结的新工法,运用此工法可将伤损检出率从72%提升到96%。

一晚的作业,“钢轨B超师”有的要走5.5公里,有的在钢轨旁一蹲就是2个小时,他们的膝盖、腰椎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凌晨3时30分,钢轨探伤作业接近尾声,胡景看看自己的微信步数又位居榜首。

天气预报预测春节前几天湖南会有大降温,冬季日夜温度差大,每一次降温都对“钢轨B超师”来说都是考验。他们要精准找出这些潜在的隐患,尽早安排处理,守护着往来列车的安全。

【作者:吴鑫矾】 【编辑:杨倩杰】
关键词:春运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