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需处理好“四组关系”|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理论征文

      吴传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必须处理好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功能互补、资源流动、文化交流的有机整体。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城市与乡村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城市与乡村可以相互促进。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城市与乡村可以共同构建良好生态系统。只有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互促互进关系。城市的发展可以为乡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带动乡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乡村的发展可以为城市提供农产品、生态环境、劳动力等资源,保障城市的基本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企业可以在乡村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为乡村创造就业机会。乡村的优美生态环境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前往旅游、休闲,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是互补共生关系。城市主要承担着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是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中心。传统意义上,乡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同时具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如今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村正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种功能上的互补,使得城市和乡村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在规划层面做好统筹协调,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布局,需要加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政府与市场各有其作用和优势,二者相互配合、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政府通过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市场通过资源配置、创新活力和效率提升,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一是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和标准,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政府制定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公共服务政策等,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障碍。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源向乡村倾斜,促进乡村发展。但是,政府引导不能替代市场作用,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能够根据城乡居民的需求和资源供求关系,自发调节城乡之间的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的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乡村产业发展中,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选择在乡村投资建设产业项目,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二是政府监管与市场自律的关系。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城乡居民合法权益。政府加强对城乡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确保市场公平、公正、有序。政府还要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监管,确保公共资源合理利用和服务质量提高。市场主体应加强自律,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行业协会要发挥自律作用,加强对会员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要素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随着城乡融合的推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人才流动可以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和专业技能,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资金流动可以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技术流动可以提高乡村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乡村经济的竞争力。这些要素的流动使得资源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效益最大化原则进行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合理的资源配置又为要素流动创造条件。当城乡之间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时,乡村发展机会增多,吸引力增强,从而吸引更多要素流入乡村。加大对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投入,可以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吸引人才流入;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吸引资金和技术投入。同时,合理资源配置还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城市要素向乡村流动提供动力。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需要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的良性互动。一是要素平等交换与双向流动的关系。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要素平等交换是指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在城乡之间按照平等原则进行交换,不存在歧视性政策和制度障碍。双向流动是指要素既可以从城市流向乡村,也可以从乡村流向城市,形成城乡之间要素的良性互动。比如,城市人才可以到乡村创业、就业,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乡村土地可以通过流转等方式,吸引城市资本和企业进行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是资源优化配置与城乡协同发展的关系。通过促进城乡要素的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城乡协同发展的基础。要根据城乡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合理配置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比如,在城乡规划中,根据不同地区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合理布局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之间的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引导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农村特色产业、生态农业等领域倾斜,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

      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值得说明的是,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之间还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短期利益通常能够迅速满足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即时需要。比如,短期内投入资金进行道路修缮、水电供应改善等,可以快速提升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政府可能会因为短期内能够看到经济增长、税收增加等成果,而更加积极地推动城乡融合项目的实施。企业会因为短期利润回报而愿意投入资金和技术到城乡融合的产业发展中。长期目标着眼于城乡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公平正义。由此看出,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之间,有时可能存在矛盾。追求短期利益可能会牺牲长期目标。为了在短期内获得经济增长,可能会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或者为了吸引投资,降低环保标准,给未来发展带来隐患。长期目标的实现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和大量投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短期利益。为了实现生态保护的长期目标,需要限制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短期内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和就业压力增大。

      只有正确处理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才能实现城乡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短期目标的实现为长期目标奠定基础。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短期目标主要是解决当前城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城乡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差距、公共服务差距等,通过实施一些具体的政策和项目,尽快取得成效,增强城乡居民对城乡融合发展信心。比如,在短期内可以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乡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短期目标的实现可以为长期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积累经验和资源。

      二是长期目标的引领指导短期目标的制定。长期目标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方向和远景目标,是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谋划。长期目标要体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本质要求,即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在制定短期目标时,应以长期目标为引领,确保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比如,在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时,要考虑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长期利益,避免短期行为和盲目发展。(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