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团山湖记(有声)

相链区块链

    

  ......(节选)

  我没见过我的奶奶。她出生于与团山湖一河之隔的大众垸,家的左边是沩水,右边是湘江。在旧社会,此地一年四季水患不绝,逃荒讨饭成了生存必备。为让她脱离那环境,她的母亲还是忍痛割爱,将九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儿远嫁到五十里外的乌山下,那没有水灾,就算大米不够吃,肥沃的山土却能结出硕大的红薯和洋芋。奶奶对水患深恶痛绝,据说那年冬天特别冷,她依然赤足上阵,肩挑手提,冲在民工队伍的最前线,被评为积极分子后更加热情高涨,身患重疾也不下火线,为此落下在当时农村医疗水平无法医治的病根。不到一年,39岁的奶奶撒手人寰,留下五个尚未成年的儿女。据说,弥留之际,她并没有过多的后悔,只是紧紧拉着曾经的“老对手”——我外婆的手说:“莫计前嫌,明伢子就拜托你了!”

  为了自己苦命的孩子,一生好强的奶奶只好托孤于一向口利心善与她平日关系不怎么和谐的外婆。事实证明,奶奶眼光确实很准,外婆不仅答应了她照顾最不放心从小失父的大儿子,还在几年后将引以为傲的刚刚中专毕业的女儿嫁给了他。每每一家人围坐,母亲便会谈起这些,我也总能见到一向坚韧的老父亲眼中隐约闪烁的泪光,也隐约知道奶奶当时人称“秋姑娘”,若还健在,今年刚好一百岁。

  眼前游人的欢笑声,把我从纷飞的思绪中拉回:“这是什么桥,清嘉庆年间的,好古老哟!”“这叫十婆桥。”村上的美女志愿者回答,“从前,十婆桥位于八曲河老河道,是望城河西沟通要道,尽管当时设有义渡,但因无桥还是十分不便。在嘉庆年间,当地十位家境并不富裕的婆婆倡导捐资修了该桥,据说为此她们省吃俭用喝了几十年的稀粥。”“她们就是古代的雷锋啊!”游客感慨道。“确实!雷锋精神就是从我们这里发源,当代雷锋在这里随处可见……”在大家的赞叹声中,姑娘说:“对于我们来说,雷锋就是自己的家人,我们都以雷锋为傲,都争做雷锋传人,我们成事有底气,干事有平台,办事有资金。团山湖变化这么大,从水窝窝变成大花园,是雷锋精神激励着我们。”

  真是女大十八变,这个女孩竟是我同班同学老李的闺女。如果从奶奶那辈算起,她算是第四代团山湖的建设者了。离开团山湖之前,说明理由并经户主同意,我特地采了一束路边怒放的月月红。旋即驱车来到乌山脚下,奶奶就长眠如此。我将这束花献在奶奶墓前,她若泉下有知,闻到这花香,一定会很欣慰的!

【作者:朱净波】 【编辑:罗亚坤】
关键词:夜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