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隐身”后,A股投资该怎么选?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5月中旬,一则与股市交易有关的调整引发关注:北向资金交易实时成交额及每日额度余额的信披调整自5月13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沪深股通实时买入交易金额、卖出交易金额和交易总额不再披露。

自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启动,沪港两地证券市场成功实现联通,“北向资金”这一指标正式进入投资者视野。作为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重要途径,北向资金的流向一度被视为投资“风向标”。取消公布实时交易数据一周以来,市场反响如何?投资者未来又该参考哪些信息,开展投资决策?

现象:实时交易隐身,每日成交数据仍披露

“北向资金不见了!”近日,打开股票交易平台,不少投资者惊呼。

北向资金真的消失了吗?实际上,细读新规可知,本次调整方向主要集中在实时交易部分。新规规定,港交所不再披露沪深股通实时买入交易金额、卖出交易金额和交易总额;沪深股通当日额度余额大于或等于30%时,显示“额度充足”;小于30%时,实时公布额度余额。

所以,北向资金的实时动态虽有延迟,但通过数据仍可估算大体情况。

此外,每日、每月的成交数据,在公示平台仍有清晰体现。根据最新披露机制,沪深港交易所将盘后披露安排调整为——每日收市后披露沪深股通成交总额及总笔数、ETF成交总额、当日前十大成交活跃证券名单及其成交总额,并按月度、年度公布前述数据的汇总情况。每季度第5个沪深股通交易日公布上季度末单只证券沪深股通投资者合计持有数量。此外,港交所对香港结算参与者持有数量等信息进行适应性调整。

从近一周披露的北向资金情况来看,外资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热度不减。上周,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87.62亿元,环比上上周净流入增加;其中,沪股通合计净流出67.52亿元,深股通合计净流出20.1亿元。

影响:“风向标”不在?或减少盲目跟风

虽然未对大盘造成实际影响,但在不少个人投资者眼中,没了北向资金进行参考,宛如航行没有了“风向标”,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那么,北向资金是如何成为市场“聪明钱”的呢?

这还要从北向资金和外资的关系说起。记者了解到,目前外资无法直接投资A股市场,需要通过两种渠道进行转换,即QFII/RFII和沪深港通。其中,前者需经过“外汇局审批、申请资金配额”等繁杂的操作流程,方可在国内市场进行交易;沪深港通则相对比较简单,无需审批,没有配额限制,外资机构可以直接通过港交所购买符合条件的国内股票,由此受到更多外资的青睐。

因此,通过港交所投资沪深交易所的外资,即北上资金,也就成为外资投资的代表。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北向资金与深证成指等重要指标的动向“不谋而合”,更加为个人投资者所重视。

不过,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追逐热钱也会带来盲目跟风的弊端。某券商从业者告诉记者,本次北向资金的“隐身”起到了一定的市场维稳作用,“北向资金的流动性很强,也比较灵活。停止实时披露后会影响一些短期套利的策略,投资者没办法及时跟踪市场动向,也就缓解了一些跟风投资的行为。”国元证券分析师赵冬梅也表示,北向资金实时交易额不再披露,从中长期来看,有助于增强市场稳定性。

建议:全面梳理参考信息,培养长线思维

目前,北向资金对于投资的参考价值有所削弱;与此同时,哪些其他指标可辅助投资者进行决策?

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得知,目前从宏观到微观,仍有诸多指标可供投资者参考。宏观层面,投资者可关注国家政策导向;中观层面,投资者一方面需了解大盘趋势,另一方面关注行业景气指数;微观层面,企业的基本信息,以及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等都是信息“富矿”。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本次披露规则的优化,可以减少北向资金盘中的买入卖出对于投资者心理的影响,强化市场参与者长期投资的意识。随着套利之风暂歇,长线思维在投资中的重要性正凸显。


【作者:陈星源】 【编辑:李春璞】
关键词:股市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